前期吠陀時代,雅利安人搶了印度河流域半島土著的地盤,但實際上這疙瘩已經沒落,混了幾百年之後,雅利安人覺得沒勁,他們的特性是在流動中找更好的地方啊,所以他們逐漸向恆河一帶轉移,此時的雅利安人覺得部落這個組織機構相當落伍,所以搬到恆河一帶後,生活安定了,吃喝不愁了,開始建設上層建築了,就學著建立國家了。到後期吠陀時代,恆河上已經是城邦林立了,而原來遊牧時期那些軍事頭目繼續握住權利不放,還傳給兒子孫子,自然就變成了奴隸制國家的君主。
奴隸制國家娛樂專案就比較多了,原來拿牲口開心,現在有奴隸可以消遣了。先把人分成三六九等吧,怎麼分呢。最先的分類很簡單,雅利安人高大白皙英俊美麗當然是上等人,半島土族黑了吧唧,歪瓜裂棗,那肯定下等啊,這種分法都沒意見啊,那就再升級一次,同樣是上等人,也不能平起平坐的,那些大祭司,神職工作者自然是第一等人,叫婆羅門,手握重兵執掌大小國家的武士階級、王族算二等,叫剎帝利,那些平民的雅利安人算第三等,這批人也不簡單,一般都是有產業的商人,生活富裕的,叫吠舍,第四等不用說了,當然是那些貧窮的雅利安人,還有被征服地區的當地土著,這些人是社會最低層,而且基本上都是奴隸,這類人梵名叫首陀羅,中文名叫楊白勞。除了這四等還有一個等級是“賤民”,完全不入流,連歷史書都不待見他們,跟他們接觸了回家要洗澡洗手,跟他們呼吸一片空氣都掉價,地位基本相當於牲口。這些被稱為:種姓制度。這個制度在印度歷史上堅持了3000年,是印度文化很重要的組成部分。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or【關閉小說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嘗試更換【Firefox瀏覽器】or【Chrome谷歌瀏覽器】開啟多多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Wifi。
收藏網址:www.peakbooks.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