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化史觀何以敢向近代以來人們堅信不疑的進化論挑戰,並把它斥為無稽之談?書中從不同的能源環境和人的生存關係上加以論證。當人類處於狩獵--採集時期時,他的能源就是狩獵和採集所得的野生動物,她的生存方式即是狩獵和採集。在狩獵和採集進行中,獵物和可食用的植物日漸相對人的需求在減少,人的活動範圍也趨向了極限,而新的生命又在繁衍,生生不思,於是生存的危機來了。這樣,原有能源環境中的熵值大增,舊的能源環境為人類所破壞,所餘無幾。為了維持自身的生存,人必須拼命找到新的能源環境。慶幸的是,在長期的摸索之後,耕種出現了,所以新的能源--農業產品--使人的生存又在另一新的能源環境中持續。與此相似,人們的能源環境又依次經歷了木材、煤炭、石油等階段。社會形態也相應從中世紀、近代社會進入到工業資本主義等階段。這些社會形態的變化,是因為不同的能源環境不得已需要更替的緣故。
以上的過程若簡單的以模式來概括,可表示為:"原有的能源環境"生存的需要導致熵值增加到極限…尋找新能源環境…找到"。這說明人類歷史的發展動力是各個能源環境、進而整個能源環境的耗散,是熵值的增加;人類歷史總趨勢是在每個與能源環境相對應的社會型別中進行被迫的抗爭。當新能源不可能再有的時候,當舊的能源環境無法向新的過渡時,歷史便終於結束退化,走進消亡。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or【退出閱讀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嘗試更換【Firefox瀏覽器】or【Chrome谷歌瀏覽器】開啟多多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Wifi。
收藏網址:www.peakbooks.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