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12-09-01 15:09:22
能夠從善如流,這是一位明君必須具備的優良素養,而文成帝拓跋濬就做到了這一點。高允經常懇切勸諫,文成帝總能從容聽取他的意見,朝廷的措施有不當之處,高允總是求見,而文成帝也料定他要勸諫,就提前屏去左右,讓高允與自己單獨暢談,有時候,高允從早上入宮至到傍晚才出來,有時候甚至連日都在宮中,群臣沒人知道他勸諫了些什麼,還有的時候,高允的話語觸犯了文成帝的忌諱,說到了痛處,令文成帝耳不忍聞,也只是讓左右將高允扶出,從未因此而怪罪於他。當時也有人上書指出朝廷的過失,文成帝藉此教育群臣說:“君主和父親是一回事。你的父親有了過錯,當兒子的為什麼不寫出來在大庭廣眾下勸諫,讓所有的人都知道你父親的短處,卻在家中偷偷勸諫呢?這難道不是因為那是父親,你不願意讓他的過錯暴露於外嗎?如今,朕有過錯了,你為什麼不可以當面告訴我,反而卻要寫在奏表上當著大家的面來勸諫呢?這難道不是在故意彰顯君主的過錯、表面你的美德麼?象高允這樣的人那才是真正的忠臣。朕有什麼過錯,他總是當面告訴我,甚至是一些朕不忍聽到的,他也總是能夠侃侃而談,毫不避諱,這樣以來,朕聽到了過錯,而天下人卻不知道他在勸諫,這難道不是在盡忠嗎!你們在朕的身邊,我聽不到你們說過一句正直的話,總是在朕高興的時候向朕求個一官半職,你們拿著弓箭佩刀侍立在朕的身邊,這不過是站立之勞罷了,可是你們都登上了王公的高位。這個人數十年以來以筆桿子來匡扶朕的國家,如今不過是一個小小的郎,想想他,你們難道內心不慚愧嗎?”當即下令晉升高允為中書令。公元431年,高允與遊雅等人一同被徵召為郎,其他的人都當上了大官、封侯,甚至曾是高允部下的,也都官至刺史、兩千石的,也有數十乃至數百人,而高允二十七年沒有升過一次官,當時北魏的官員不發工資,高允非常貧寒,常讓兒子們親自上山砍柴販賣,以維持生計。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or【退出閱讀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嘗試更換【Firefox瀏覽器】or【Chrome谷歌瀏覽器】開啟多多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Wifi。
收藏網址:www.peakbooks.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