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重要的一點是,雖然,他不是首輔,但是,他是太傅,自己還依然持節,都督中外諸軍。
他要充分利用自己的權力,儘可能多的時間控制軍隊,熟悉軍隊。
而這時,吳國給了他機會。
正始二年,(公元241年),吳國想趁著魏國新君即位之初進攻魏國。
象以往一樣,吳國的進攻還是那種搶劫式的。
吳主孫權似乎喜歡這種戰法,這與當時吳國的綜合國力有相當大的關係,當時的吳國人口較少。
對於冷兵器時代的國家來說,人口少就意味著兵員少。因此,兵員問題一直是吳大帝孫權十分關心的問題。他聽說夷州(今臺灣)有民,曾經在太和4年,不顧陸遜、全綜等人的反對命令將軍衛溫、諸葛直率領甲士萬人涉海搶掠人口,第二年,二人擄掠了幾千野人回來,可是萬餘訓練有素計程車兵卻也因為感染傳染病而死了幾千,勞而無功;孫權多年以來還命令地方官搜捕南方境內的五溪蠻以及丹陽(今南京)附近、會稽等地深山密林的土人,(諸葛恪就曾經請求擔任丹陽太守,並且做出保證用三年時間搜捕到4萬甲士);也就是在正始元年的前一年四月,吳還趁著司馬懿平定遼東,大軍撤回以後,派遣督軍使者羊衟(音:道)擊遼東守將,俘人民而去。
因此,這次吳國發兵對魏國的攻擊,其實還是老一套,搶點人口、糧食、財物而已,並沒有象蜀國諸葛亮的雄心壯志。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or【退出閱讀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嘗試更換【Firefox瀏覽器】or【Chrome谷歌瀏覽器】開啟多多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Wifi。
收藏網址:www.peakbooks.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