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腦版
首頁

搜尋 繁體

正文 第623節

熱門小說推薦

最近更新小說

日期:2012-05-17 11:41:06

當經濟深入到中微觀層面,問題就表現得非常清楚。 在1990年代中後期,長虹是中國最耀眼的企業之一。 從1980年代末開始,長虹彩電透過一系列的“價格戰”,一路“高歌猛進”,到1990年代中後期成為中國彩電市場的老大。 當時,中國彩電市場基本上成為“寡頭市場”,由長虹、康佳、TCL等少數中國彩電企業所掌控。 本來主導中國市場的日本彩電品牌,主要只有索尼還佔有高階小眾市場,而這個市場的利潤則極為豐厚。 需要注意的是,長虹爆發的背後,是無數其它各省市建立的生產線被淘汰。 從1980年代初期開始,各省都紛紛引進彩電、冰箱、洗衣機等等生產線,滿足人們“日益增長的物質文化需求”。 到了1990年代中後期,這些生產線基本上已經被長虹和廣東等少數家電企業所淘汰。 而到了1998年後,長虹也因為囤積彩管,誤判消費形勢,導致嚴重的虧損,開始進入下降軌道。 再到後來,長虹投入巨資進行背投彩電的生產,並且在初期形成一定銷量。 但是,這時候液晶彩電開始發展,後來淘汰掉映象管和背投彩電。 在這樣的情況下,不論初期的彩電生產線、長虹康佳TCL、各大映象管生產企業、背投彩電等等生產裝置,都被淘汰。 這些企業的投資無法收回,也無力進行再生產。 這時候,有的人會說,再做液晶生產線,繼續進行生產! 但是,為什麼中國彩電企業沒有這麼做? 原因很簡單。 外匯。 需要說明的是,不論什麼企業建立的生產線,基本上都以“引進”為主。 “引進”就是需要從外國進行購買,也就意味著需要外匯,需要大量的外匯。 可以說,即使長虹等彩電企業號稱“國產”,其生產線的全部或者關鍵部分也透過進口實現。 不僅如此,“國產彩電”的關鍵零部件也都是進口,進口就需要外匯。 本來,傳銷系統想著,還能夠重複50年代的老路,透過一次引進“生產線”,實現“本土化”生產,就能繼續維持幾十年。 沒想到,當國門開啟,民眾能夠接觸到西方科技的時候,過去的路子就行不通了。 當一部分企業引入黑白電視機生產線的時候,沒想到很快有其它省市引入彩電生產線,淘汰掉這些黑白電視;當大部分省市引入彩電生產線之後,TCL、長虹、康佳等企業引入29寸“大螢幕”生產線,淘汰掉“小螢幕”;開始大量購買進口映象管,後來國內映象管廠大量引進生產線,實現映象管的“自主生產”了,沒想到液晶面板開始淘汰映象管。在1950年代,傳銷系統透過“引進”之後的計劃經濟-也就是奴隸制度,迫使人們被迫生活在停滯的年代。 但是,從國門開啟後,就再也不可能再關閉,所以中國企業遭遇快速淘汰的過程。而“在引進-落後-再引進-再落後”的背後,是大量的外匯購買落後技術,然後被西方更先進的技術淘汰。然後,中國企業再花大筆的外匯,購買西方即將被淘汰的技術。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or【關閉小說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嘗試更換【Firefox瀏覽器】or【Chrome谷歌瀏覽器】開啟多多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Wifi。

收藏網址:www.peakbooks.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