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滹沱河崗上水庫的上游,山西省正在醞釀建設坪上水庫。有專家認為,坪上水壩一旦建成,崗上水庫和黃壁莊水庫會面臨枯庫的危險,會打破這兩個水庫現有的平衡。其實這對矛盾不僅在河北與山西之間存在,在河北河南之間、河北京津之間同樣存在。魏智敏說,在水權分配上,河北為保障京津兩地的社會經濟發展作出了巨大犧牲。他向記者透漏了下面一組數字:20世紀80年代以前,北京的密雲水庫和官廳水庫都有河北的用水指標,河北曾經對兩座水庫分別擁有6億立方米和3億立方米用水量。但是1981年,北京提出現有的水資源已經難以滿足首都社會經濟發展,河北遂放棄了這9億立方米的用水指標。1983年,河北省的潘家口水庫、大黑汀水庫成為引灤入津工程的水源,開始向嚴重缺水的天津年供水10億立方米。此外,位於天津薊縣的於橋水庫,建設時屬河北,後隨薊縣劃入天津,但仍保留向河北年供水6000萬立方米的指標。隨著引灤入津工程的修建,於橋水庫成為主要的線上調節水庫,河北不再享有當年的保留供水指標。魏智敏說:“這樣等於河北每年應分的19.6億立方米水無償調給了京津,這也是沒辦法的事,首都必須得保。但是河北現在缺水怎麼來平衡?” 對於河北來說,南水北調實現後將每年得到約40億立方米用水指標,但是河北每年超採的50多億立方米地下水如何來平衡?已經超採的1000多億地下水如何來平衡? 魏智敏說:“從目前來看,海河流域現在情況難以很快好轉。水汙染、地下水超採最根本的還是客觀原因,人為原因是次要的。明知道是飲鴆止渴,但人口壓力、經濟發展的壓力逼迫我們不得不這麼做。” 而根據上述對於河北水資源的多個報道可以看出,河北自身也面臨著越來越大的水危機。 其中,具有代表性的一個例子,就是人們所熟悉的白洋淀。 根據一份備忘錄,過去五十年來,白洋淀湖面從50年代的561.6平方公里銳減到今天的366平方公里。湖水的容量也大量減少,整個澱區已經完全乾涸,水位持續下降。上個世紀五六十年代白洋淀的入澱水量為10億立方米,到了八十年代僅為2億立方米左右,其中1983年至1988年連續5年幹澱,1997年2004年連續八年幹澱,水生生物遭到毀滅性破壞。澱內湖水的富營養化非常嚴重,湖水水質從三類退化到四類和五類。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or【關閉小說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嘗試更換【Firefox瀏覽器】or【Chrome谷歌瀏覽器】開啟多多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Wifi。
收藏網址:www.peakbooks.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