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在工黨上臺之後,將大量企業的進行國有化。 結果,導致英國的國際競爭力嚴重下降,大量企業虧損,經濟陷入嚴重的停滯。 而撒切爾夫人則重新大力進行國企的私有化,讓企業自己在市場中競爭。 英國的企業私有化,是將企業分配給企業中員工。 對於不少看上去陷入嚴重困境的企業,國家對企業進行補貼,幫助工人們度過困難。 對於少數毫無希望的企業,直接關掉企業,然後透過社會保障系統來讓這些工人有生存的空間,並且培訓再就業。結果,絕大多數企業在私有化之後,一兩年內就扭虧為盈,英國的私有化也成為 “free市場經濟”的典範。英國的經驗在於,充分發揮原有的企業運作系統的能力,讓大家透過團隊協作共度難關。 而在原來的企業和原來的工作氛圍之下,透過私有化調動大家的積極性,也減少市場競爭對工人工人的巨大沖擊。 結果,工人們因為有企業的股票,必須靠企業吃飯,沒有了企業就沒有了飯碗,因此真正具有了“主人翁”精神。 工人們擁有最大的動力把事情做好,並且約束其他人。於是,這些工人透過齊心協力,將企業做好,實現扭虧。而且,這樣的方式,讓工人們以平順的方式應對市場化的競爭,以“抱團”的方式,學會在市場化競爭中的生存之道。但是在中國,這樣的私有化是不存在的。相關部門只想著把這些“包袱企業”賣給外資或者私人。 因為,賣給外資,可以體現出招商引資的政績。 把比較好的企業賣給私人,大家可以在私下裡分成。如果把差的企業賣給私人,那麼正好可以甩掉包袱。 在這個過程中,相關部門想盡辦法賣掉企業,但就是不採用英國“員工持股”的私有化方式。 也就是說,大家就要下河摸石頭,而不選擇已經修好的橋,這就是制度以及文化對於經濟發展路徑的作用。 那麼,為什麼不選擇英國的道路?這並不是地方部門的決策,而是中央的決策。 中央這樣的決策是有其內在的根本邏輯的,其基本邏輯並不是著眼於經濟,而是著眼於“維護制度”,要把人們的力量打散,防止自己的壟斷權力被分化。 地方則正好利用中央的政策,讓一部分人“先富起來”。 於是,大量的企業被賤賣,同時大量企業想賣都沒人買,只能“關停並轉”。同時,不少人利用這次機會,低價收購企業,實現了對企業的擁有,成了潛在的富人。然後,大量工人下崗,自謀生路,自己去面對市場的衝擊。於是,轟轟烈烈的“趟雷區”終於完成,國家成功地實現了“甩包袱”的目標,地方的一些人完成了財富分割的“盛宴狂歡”。 而代價就是絕大多數在國企老老實實工作的一二十年的工人們,拿著幾萬元被扔到市場的“大海”裡。而“孤零零”的下崗工人們只能跟農民去競爭“血汗工廠”的位置。另外,大量具有良好基礎的工廠就這樣消失,取而代之的是小農們開辦的“血汗工廠”,只能生產質劣價廉的產品。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or【關閉小說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嘗試更換【Firefox瀏覽器】or【Chrome谷歌瀏覽器】開啟多多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Wifi。
收藏網址:www.peakbooks.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