順便多說點個人的看法。 我在十幾年前就開始建議我姐姐姐夫,離開新加坡去美國加拿大。 我跟他們說,亞洲的成功模式就是拼命剝削壓榨自己的國民而取得的。 就拿日本為例,為了所謂的經濟增長和國家富強,讓國民長期承受非常大的壓力,所以整個國民都非常變態。一個變態的民族想實現持續發展,那是痴人說夢。 現在,“陰謀論”總在說,美國透過陰謀搞垮了日本經濟,讓日本進入將近二十年的蕭條。 但實際上,這是日本的變態文化最後走進經濟的“死衚衕”的結果。 當然,“陰謀論”作為更加陰暗變態的心理,難以理解日本文化是多麼變態的。 日本70年代生的人(富裕一代)開始成為社會經濟的重要參與者的時候,他們拒絕再像父輩那樣的機器型工作。 但是,日本經濟仍然由老人控制,所以社會內部矛盾產生了。 更重要的是,這種內部矛盾導致日本失去了方向,因為老一輩靠模仿,新一代想創新,但是創新被壓制,日本經濟就失去了發展動力。 另外,從一個拼命壓榨民眾的片面經濟,向一個人性化社會的全面發展升級,這樣的轉型過程是個長期的過程。 打個比方,一個從小在中國貧困山區文盲家庭長大的孩子,即使個人再聰明、再優秀,也是不可能進入真正的“上流社會”的(不是中國流寇意義上的“上流社會”)。 他一輩子能夠做的,就是在某一方面的做得出類拔萃,成為技術專家;然後,他能夠進入城市生態環境中的知識文化環境,讓自己的孩子在富裕和文化中成長,受到良好的教育,尤其是對於人性的思考與理解;然後,如果他的孩子也非常優秀,就要對自己的孩子從小進行系統、規範、人性化的教育,讓自己的孩子能夠具備全面的素質,進入“上流社會”。 就這樣,以最優秀的大腦,以最快的速度,在不出任何差錯的情況下,進入一個高階文化領域也最少需要三代人的努力。而日本從“經濟動物”向文明社會轉型,不經過幾十年的過程,不把現在還在拼命掌控權 力的老傢伙們自然淘汰掉,是根本實施不了的。 即使70年代的這些人開始掌控日本經濟,也需要一個過程來引導教育更加年輕的人群和新的一代。 這就是文化轉型升級的“接力棒”。 只有這樣,日本才能完全從一個模仿型的製造業大國(現在已經走進“死衚衕”),完成向金融文化和技術創新型大國轉型的過程。 而歐美先進國家的模式,則是透過長期的人性與文化進化,透過社會精英們自己在拼命工作,然後以更人性化的管理,領導員工獲得更高的收入和福利取得的。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or【關閉小說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嘗試更換【Firefox瀏覽器】or【Chrome谷歌瀏覽器】開啟多多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Wifi。
收藏網址:www.peakbooks.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