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腦版
首頁

搜尋 繁體

正文 第299節

熱門小說推薦

最近更新小說

當人們只看到利益的時候,社會文化就很容易變成“盜賊文化”。 在改革開放之前的“真理大討論”中,人們總結出“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但實際上這樣的表述並不是正確的方向;應該說“時間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 “實踐”的本質是利益導向,也就得出“抓到耗子就是好貓”,人們的思維仍然脫離不了只看眼前、只看表面、只看區域性的問題;而只有人們將自己的思考超越時空,從歷史思考到未來,才能更加接近真理。 透過對時空的思考分析,我們發現流寇和暴民的特點在於,急於獲得利益,時間是他們最大的敵人。 那麼,如何快速“致富”呢? 基本上有兩個方式:搶和偷。 比如說,人們都愛吃桃子,那麼怎麼吃到桃子。 有的人種桃樹,培育桃樹,養護桃子,直到成熟之後,然後享受桃子,這就是農民的方式;有的人做出養護桃子的工具,來換桃子,這就是工人的方式;有的人瞭解到農民想賣出多餘的桃子,而工人想拿工具換桃子,於是透過把工具販賣給農民,然後把桃子販賣給工人,從中賺取桃子的差價,這就是商人。 還有人就是跑到農民的桃園裡搶桃子或者偷桃子,這些人就是流寇和暴民。 那麼,中國文化就是讓人們只想著桃子,然後大家共同偷搶農民的桃子,實現吃桃子的目的。 當年,“打土豪、分田地”,“公私合營”,都是讓人們關注於利益,然後大家共同摘桃子。 結果,地主的地分了,資本家的企業歸公了,大家就覺得富起來了。 於是,大家追求更高的目標,於是“樓上樓下、電燈電話”, “大鍊鋼鐵”、“畝產萬斤”、“人民公社,吃飯不要錢”等等,結果沒想到“桃子”摘沒了,所以餓死幾千萬。 這就是時間的意義,人們可以為了一時之快,把桃子都摘了,但是今天吃盡耗光桃子,明天就得餓肚子,餓死人。 更重要的是,耕地和企業都收歸國有了,然後讓大家都成為奴隸,等於流寇把“樹”搶了。 奴隸的生產效率是最低的,所以很快物資就開始全面匱乏,人們必須開始憑票生活了。1953年11月1日,北京市首次發行麵粉購買證,這是北京市發行的第一種票證。1954年7月1日,北京市開始正式實行食油定量供應,發行油票,每人每月二兩多油。1955年12月1日,糧食實行以人定量,憑票供應,北京市糧票誕生……從此開始了票證時代,各種商品票證漸次推出,對生活所需商品進行計劃供應,幾乎每種都分全國票證、地方票證,有的票是多人一張,有的票當月有效,有的票可以一年內使用。到後來,從化工、機械、煤炭、糧、油、布、肉、蛋,到煙、酒、糖、茶,都實行按人發票、憑票供應,形成了獨具時代特色的文化現象。據民俗文史專家郭坤聰老先生回憶,當時糧食極度缺乏,城市普通居民每個月限量供應24斤糧票,只能買到24斤糧食,根本就不夠吃。在票證的限制下,那些不需要票證購買的食物價格飛漲!“1958年到1962年,街頭一個用菜皮包住餡的薄餅都要賣8元錢。”當然,隨著人們越來越窮困,就需要從思想深處對人們進行“靈魂的革 命”,於是當時的口號就從“超英趕美,跑步進入共產主義”,變成“越窮越光榮,越窮越革/命”,“寧要社會主義的草,不要資本主義的苗”。 農民家裡養豬養雞都可能被“割資本主義尾巴”。 也就是說,當人們開始窮困的時候,不是想方設法調動人們的積極性,讓大家透過勞動富起來,而且透過控制人們的思想,禁止別人勞動,然後共同窮下去。 在這樣的思想環境下,再加上農產品價格“剪刀差”,人們越來越窮困。 在這段時間裡,以色列和中國的對比相當明顯,以色列人將沙漠變成綠洲,發展農業,人們吃的越來越好的時候;而中國人把森林和草原變成沙漠,農業退化,人們越來越沒有吃的。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or【關閉小說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嘗試更換【Firefox瀏覽器】or【Chrome谷歌瀏覽器】開啟多多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Wifi。

收藏網址:www.peakbooks.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