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腦版
首頁

搜尋 繁體

正文 第29節

熱門小說推薦

假定當時人口三千萬,除去城市居民和其他不直接參與農業生產的人口,樂觀估計天下農民在2600萬左右(按大約15%的非農業人口換算)。按照李悝的換算辦法大概全國五百萬農戶,每戶大約60-80畝耕地。李悝百畝說是戰國初期土地富餘國家公田分配的標準,西漢早期雖然地多人少,但國家耕地面積斷不至於高於四億畝。現代中國面積大了一倍,開墾農田數量遠超過西漢,全國不過十八億耕地上限;班固漢書中套用農戶百畝誇大其詞,而且從當時農業生產技術水平看,精耕80畝恐怕是正常一戶全家勞動力能夠承擔的極限。假定耕地中上田、中田、下田各佔1/3,平均畝產穀物一石(考慮過南北方農作條件、作物品種和產量的差異),正常情況下全年國家穀物產量在4億石左右。當時普通人食物相對單調、動物蛋白和脂肪性食物成分比例低,多數人從事戶外艱苦體力勞動,即使考慮到各種副食的補充,正常平均每人主食年消耗穀物測算在800—1000斤(摺合6-9石,李悝年18石也屬誇張),全國人口年耗費穀物量接近3億石。加上國家、民戶的糧食積蓄、種子預備、釀酒、副食製作、牧業消耗,基本上漢朝總體糧食產量剛剛能滿足社會正常需求。如果碰上自然災害,糧食減產,王公官吏有朝廷俸祿旱澇保收,而普通貧民必然受糧食緊缺的威脅。這是漢朝甚至是中國古代傳統重視農業發展的根本性原因,當然還有其它自然、人文因素的影響。

脫離當年的歷史環境,現在有些學者、國人指責祖先奉行“重農抑商”國策,制約中國文化、制度進步,顯然有對空發炮、不切實際的嫌疑。

考察整個人類歷史,多數國家早期重視發展商業實因國土狹小、土地貧瘠、自然資源不足以支撐本國經濟發展和國民生存等困難。而且專注發展工商業的一個基本前提是國家擁有從其它經濟體大量輸入糧食、避免饑荒的可靠手段。如古希臘世界從北非輸入糧食,羅馬掠奪“糧倉埃及”的農產品,大不列顛“日不落帝國”從世界各處殖民地輸入戰略資源和基本生存材料。而古代中國在春秋、戰國之際形勢與此略同,商業發達國家可以從農產品富餘地區進口糧食,所以東周時商業尚受鼓勵和歷史支援而繁盛。一旦天下一統,解決四海子民吃飯問題是皇朝不得不面對的主要經濟難題。統一的中原首先並無大規模由外輸入穀物和肉製品的貿易伙伴和渠道;其次帝國過於廣闊,北方由缺乏適宜發展水陸運輸、四通八達的水道(後世大運河的開鑿區域性解決了這個瓶頸),運輸將造成很大的浪費、成本也將非常高昂。對帝國朝廷而言,唯一的穩妥解決方案就是勸課農桑,同時古代社會經濟發展同樣存在注重產業平衡問題,所以幾乎所有的中國曆代政府都無一例外地極端重視農業發展。

日期:2009-07-23 14:45:20

同樣出於農業生產力有限的制約,中國古代的國家官僚數量始終控制在較合理的規模。西漢穩定後全國官員數量長期穩定在13萬人左右,按照王朝每年發放穀物俸祿的標準(三公號萬石,中央部級主官、諸侯、郡級長官二千石,縣級長官二百—五百石,低階官員百石。後來官員數量多、朝廷負擔重,中下級官員普遍標準相對調低),民眾供養公務員耗費基本不超過一千五百萬石,佔正常年景國家農業收入約5%,民眾和國家負擔不可謂不輕。王朝整個期間谷價波動較大,艱難時斛谷萬錢(斛=10鬥,相當於一石,後世減半為5鬥),豐收時每石穀物數十錢。假定按照正常情況下每石米一百二十錢價格兌換,三公年薪在120萬錢(按購買力摺合當下約240萬人民的幣),省長(郡守)年薪24萬錢(不到50萬人民幣),縣太爺年薪6萬錢(約12萬人民幣),朝廷顯然奉行的是時髦的“高薪養廉”政策,而且一般情況下政府官員官風不錯,膽大妄為者皇帝會派酷吏收拾他們。對比今天官家機構異常龐腫、貪腐成風、濫用公孥、百姓26人養一饕餮廢物的情況,雖皇朝揹負封建惡名,不如現在官家自貼的標籤洋氣、惑人,但當人回顧遙遠的過去時,仍然覺得西漢王朝真TMD的酷!而普通五口之家的農戶,一年毛收成六十餘石,納皇糧2石多,自家糧食收入價值約七千錢(相當於14000元人民幣,考慮到農村消費水平低、物價相對便宜實際購買力還高些),老婆織織布、小孩養養雞、放放羊,生活也未見得比今日經濟落後地區或山區窮困農戶艱難。難怪後人都懷念“文景之治”那段美好時光。

日期:2009-07-23 15:53:42

景帝根據記載還在好幾處施政細節與父親作風迥異。景帝為皇期間,覺察到下層官吏的輕微腐敗現象,防微杜漸採取措施打擊貪腐官員,尤其重視防範司法腐敗。對待貪官汙吏、橫行郡國的不法豪強,景帝不惜任用酷吏來懲治他們,使官僚、外戚、豪強等人人股慄,個個惶恐;但對普通百姓,他卻多次詔書強調省刑慎罰、儘量少構冤獄、冤枉無辜的重要性。七國之亂平息後不久,景帝可能為防範叛亂分子流竄,在內地恢復了部分津關(水路渡口和陸路關口),要求商旅憑政府開具的“傳”出入(傳就是護照、路牒),這是違背高祖、呂后、文帝推行的鬆綁措施的。同時他還效仿爺爺劉邦遷徙天下豪民望族入關中,以強本弱枝。為不遺漏四方有用之才,景帝要求郡縣官員向國家考察推薦幹部和民間廉士;同時鼓勵各級政府積極恢復發展文化事業,文翁首創的郡國官學就出現在景帝時期。景帝在一次詔書中提到:“人不患其不知,患其為詐也;不患其不勇,患其為暴也;不患其不富,患其亡厭也。”,明確意識到健康的國民價值觀、民間風尚對社會發展的重要性,以帝王身份譴責下民坑蒙拐騙、欺壓良善、貪婪無度的不良習氣。

由於到景帝時漢朝還沒有確定明確的國家最高權力交接制度,正妻薄皇后又始終不能生育(祖母薄太后安排的包辦婚姻),所以景帝在立“儲君”一事上頗費周折。弟弟梁王曾經覬覦過皇位,母親竇太后明顯傾心於這個兒子;“慄太子”劉榮先被廢為臨江王,後不慎犯法因不堪中尉審訊自殺;自小聰明過人的劉徹,藉助館陶長公主的幫助當上太子。

景帝一生被後人指責最多的是逼死名將功臣周亞夫,前有晁錯、後有亞夫,一文一武輔陛都未得善終。

景帝臨死前還不忘遺詔,遍賞諸侯、大臣,普通百姓每戶賜百錢,所有宮女都安排回家、自由生活。

劉恆、劉啟父子聯袂開創的“文景之治”的確是中國封建皇朝時期可圈可點的平民盛世,尤其是父親將西漢王朝奉行的“無為而治”黃老之術發揮得淋漓盡致,為後世帝王提供了一個治理國家的高階標準。

日期:2009-07-27 16:21:45

公元前141年,時年16歲的劉徹登基為皇帝。這位諡號“孝武”的大漢天子在位54年,是對中國歷史乃至亞洲歷史發展程序最有影響力的中國皇帝之一。精力充沛、雄才大略的漢武帝一生導演了十餘場大戲,悲喜兼具,對民族、國家既有大功亦不乏細過。鑑於篇幅有限,不討論漢武帝創帝王年號、重用方士迷信求仙、封禪大典、興“巫盅之禍”等事件,僅就其政治、經濟、文化、外交、軍事五大方面的主要作為,圍繞“罷黜百家、獨尊儒術”、“反擊匈奴、開疆闊土”、“察舉賢良、改革官制”、“整頓經濟、重農抑商”等予後世非常影響的特大事件回顧他不尋常一生的功業。

諡號為“武”充分說明了劉徹執政的最大特點,首當其衝的是漢武帝親自主持的長達44年的西漢對匈奴反擊爭霸戰爭。關於這場兩千年前進行的亞洲大陸規模宏大的農耕遊牧對抗戰爭,大家有興趣可以找到非常多的史料詳細瞭解;這裡俺只探討四個核心問題:1、為什麼是漢武帝發起了反擊;2、戰爭的方式、策略;3、戰爭的結果和歷史影響;4、支援漢朝最終勝利的歷史背景和條件。

毫無疑問,文景二帝節衣縮食、剩吃儉用多年攢下的家當是保證漢武帝揚眉吐氣的根本人力和物質資源保證。史載武帝登基時,國庫豐盈,錢串鏽爛、積穀腐變,說明朝廷的財力和物力確實非常雄厚。大家讀史時請不要誤以為武帝初年真就是民間家家戶戶都豐衣足食,只是民眾普遍生活相對寬裕,富豪固然衣錦食粱,窮苦人家也不少。但是總體上社會財富總量經過六十多年恢復積累,大大超過漢朝開始幾十年的光景是毫無疑問的。

日期:2009-07-27 16:26:47

從來戰爭僅有物質保障和技術基礎是遠遠不夠的,更關鍵的是發動和支援戰爭的慾望與意志,冷兵器時代尤其如此。漢武帝時期對匈奴發動全面反擊究竟出於什麼動機?個人看法認為還是要從劉徹的個性和執政背景找尋答案。

前文提到過,漢武帝原本未必有帝王天命。幼年時只是被封為膠東王,叔父梁王曾經覬覦過皇位,哥哥“慄太子”原是父親的法定繼承人,一系列變故和機緣附會使劉徹最終登上大寶。武帝登基時僅16歲,祖母竇太后作為家族元老深孚眾望,四方宗親諸王恐怕也人心難測。這種背景使天生英睿、素懷大志的劉徹勢必要採取有力行動樹立自己的威望,證明自己是稱職的皇朝嗣君。恰如文帝當年的心態一樣,不過爺爺選擇了造福百姓、安定海內的政略,而孫子做出了更適合自己的張大國勢、揚威四方的抉擇。

最近更新小說

最重要的小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