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貿易戰方式,增強自身戰備能力、削弱對方戰略物資儲備,軟化對方掠奪慾望。
5、招募對方青壯年為僱傭軍,間接削弱對方實力。但這種政策對本國同樣存在較大的潛在風險。
日期:2009-07-17 15:18:05
漢高祖在不瞭解對方實力的前提下吃了匈奴人的虧,想必也親自感受到了雙方實力上的差距。老人家一向性格圓滑、豁達,在算計不清楚對付北方遊牧民族的整套策略時,好漢不吃眼前虧,先行賄逃出虎口,再搞“和親”不失為一種明智的權宜之計。兒孫自有兒孫福,老人家想得開,讓後人自己琢磨應對匈奴人的辦法吧,自己專心做好當下的其它關鍵事情。
秦末農民起義從規範的歷史角度看是一次標準的革命。草根出身的各路好漢因不堪上層統治者多年的沉重奴役與壓迫,起而反抗、摧毀強權政府。在這場全民大革命中(包括後來秦地的不少百姓也被動或主動參與),當然少不了六國貴族的身影,但楚漢相爭五年的鬥爭結果是以草根英雄為主的貧民勢力最終戰勝了封建貴族復辟勢力。八年混戰,民眾、社會、國家付出了巨大的犧牲和代價,傳統的貴族統治階層幾乎被徹底洗滌乾淨。
如何建設這個浴血重生、百廢待舉的國家,如何管理幅員萬里的廣闊帝國,劉邦及其功臣集團當時既無經驗,也拿不出系統的方案來。這個關鍵時刻,劉邦豁達、圓滑、簡約,善於妥協的性格扮演了稱職的皇帝和協調人角色。在至關重要的國家行政管理和權力分配體制上,劉邦既不象項羽那樣開歷史倒車,也不象秦朝那樣搞集權式的郡縣制,而是採取了黃仁宇先生戲稱的“斑馬式”郡縣+郡國分封混雜制度。這種妥協做法,既保證了中央對大局的控制,也安撫了功臣親貴,滿足了他們對權力和財富的慾望。在中央官僚制度上劉邦則繼承了秦朝創立的三公九卿官制。針對秦朝法律過於嚴刻、百姓不堪重負的弊端,劉邦責成丞相蕭何“取其宜於時者,作律九章”,廢除殘暴無人性的“連坐法”和“夷三族”,在法律上奉行“德主刑輔”的寬仁綱領。針對周圍將領朝臣基本都是缺少文化底蘊、耍大刀出身、膽大妄為的特色,劉邦重用叔孫通整理朝綱,教化禮儀,規範約束第一代政治暴富者們的思想和行為,間接不讓他們危害庶民。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or【退出閱讀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嘗試更換【Firefox瀏覽器】or【Chrome谷歌瀏覽器】開啟多多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Wifi。
收藏網址:www.peakbooks.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