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邕的心中酸澀不已,蔡夫人心中也頗為感傷。
“夫君,這……”
“嗯,這是一首五言詩,句句皆是五言,讀起來朗朗上口,十分通順,表達也十分明確,言簡意賅,只是這分明是寫兵役繁重之苦,郭鵬年不過十二,怎麼能寫出這樣的五言詩?”
蔡邕一遍又一遍的看著這首五言詩,越看越是酸澀,越看越是覺得心痛,有種莫名的酸楚,蔡夫人比較富有同情心,多讀了幾遍,眼眶就溼潤了。
“十五從軍徵,八十始得歸。”
“遙看是君家,松柏冢累累。”
“羹飯一時熟,不知貽阿誰……”
蔡邕反反覆覆的誦讀這幾句,彷彿能從這幾句詩句當中讀出這個時代人們的一種普遍的悲情。
十五歲從軍出征,八十歲才能回家,回家一看,家人都死了,這是何等的悽楚?
此等悽楚是一個十二歲的小郎能寫出來的?
這必然是經歷了涼州羌亂的人感同身受才能寫出的東西。
蔡邕不相信,但是他也不覺得曹操會說謊,那麼看來問題就在曹嵩身上了。
如此這般一想,蔡邕更是對曹嵩不滿,思來想去,又覺得有必要提點一下郭鵬,不要學習曹嵩的做事手段,要做個堂堂正正的君子才好。
出於這樣的想法,蔡邕決定要見一見郭鵬,看看他是否有真才實學,是否值得曹操為他寫引薦信。
做出了這樣的決定之後,蔡邕才放下了這卷竹簡,拿出了另外一卷。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or【退出閱讀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嘗試更換【Firefox瀏覽器】or【Chrome谷歌瀏覽器】開啟多多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Wifi。
收藏網址:www.peakbooks.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