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文帝遷都,史書上所講的原因太過簡單:“以平城地寒,六月雨雪,風沙常起,將遷都洛陽。”寥廖數語,給人以孝文帝遷都好象只是因為平城氣候所致。其實大謬!從道武帝拓跋矽以平城為都城,就不斷遷移四處人民聚集在平城周圍,計口授田,採取漢人制度,從事農業生產。六鎮兵民之糧,率多取於平城供應。後來,京城人口日益增多,官吏隊伍逐漸龐大,糧食供給問題慢慢凸顯出來。明元帝時期,每逢欠收荒年,北魏大臣們最重要的朝議就是商量是否遷都,因為當時交通極不發達,用牲畜從關內運糧平城,不僅沿途消耗多,成本也極其高昂。而洛陽處於北魏王朝相對中心地帶,可以“通運四方”,加之平原地區交通便捷,民以食為天,這樣一來就解決了最根本的問題。
另外一個重要的原因,就是平城的地理位置太近北方蠻族柔然。道武帝、太武帝時代,胡血勃勃,戰士兇悍勇武,自然可以把柔然打得嗷嗷狂逃,不敢輕易窺視。隨著北魏日益南擴,王朝的軍事實力和將士素質卻不升反降,打南朝沒問題,對付兇悍又多良馬的北方柔然能有吃力之感。平城鄰塞,稍不留神,柔然鐵騎就可能以迅雷不要掩耳之勢把平城包圍起來,國都如果有了閃失,北魏王朝有可能會轟然中玬。明朝之亡,其實就是亡於定都北京,使得滿洲鐵騎入關後可以飛速撲殺而至。明成祖朱棣雄豪,當時的明朝軍將都是和蒙古人打過仗並取勝過的爺們,無論體力和心理都有優勝感,因此在北京定都可以安然無恙。明朝末期,即使用克隆技術製造一個百分百保真的明成祖重為皇帝,軍非昔日軍,將非昔日將,戰士們更是體格厚弱,安於享樂,清兵打來照樣玩完。因此,孝文帝遷都洛陽真乃明智之舉,不僅可以避開北來柔然的危險,又可以藉機南擴,運氣好的話大可以混壹南北,成為中華正統帝王。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or【關閉小說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嘗試更換【Firefox瀏覽器】or【Chrome谷歌瀏覽器】開啟多多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Wifi。
收藏網址:www.peakbooks.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