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統論上,朝廷不用。不到十年,江統的憂慮皆成現實。匈奴、鮮卑、羯、氐、羌,紛紛殺入中原,大地板蕩,黎民塗炭,一發不可收拾。公元216年,大英雄曹孟德把降附的匈奴人分為五部,立單于呼韓邪(魏朝當時改姓劉)為部師,在當時的茲氏縣(今山西汾陽)和祁縣、新興(忻縣)等地居住,漸漸與漢人混居雜處,許多人從事農業生產。但匈奴屠各族的劉姓貴族仍持有舊時聲威,又有現成的五部軍事組織,一呼百應;此外,散居上黨的還有匈奴別種羯族許多人,他們也常常遭受當地漢族地主的歧視與欺壓,加上居於幷州附近虎視眈眈的鮮卑族、扶風等的氐族、以及自東漢以來散居關中諸郡的羌族,數股勢力都蠢蠢欲動,只要有機可乘,“仇恨的怒火”終會火山一樣爆發出來。
當其時也,有識之士皆早已看出離亂戰殺之徵。“關內侯敦煌索靖,知天下將亂,指洛陽宮門銅駝嘆曰:‘會見汝在荊棘中耳! ’(索靖的《出師頌》書貼於2003年由嘉德公司拍出2200萬人民幣,由故宮博物院拍得。當然,此貼真偽很值得懷疑)。
晉惠帝元康六年(公元296年),徵西大將軍趙王司馬倫寵任屬下孫秀,在西北地區與雍州刺史解系交惡,互相攻訐,更相上表朝廷。晉廷朝議後,以梁王司馬肜氏替趙王司馬倫職務,徵司馬倫入朝為車騎將軍。解系的弟弟解結時任朝中御史中丞,就在司空張華前力陳孫秀禍亂氐、羌的事情。張華聞知後,就讓梁王司馬肜到任後誅殺孫秀。孫秀驚懼,派好友辛冉攜帶大批珍寶到梁王處說好話,表示“氐、羌自反,非(孫)秀之罪”。梁王司馬肜與趙王司馬倫和孫秀沒什麼過結,又收到大筆好東西,自然不了了之。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or【退出閱讀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嘗試更換【Firefox瀏覽器】or【Edge瀏覽器】開啟多多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Wifi。
收藏網址:www.peakbooks.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