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家倫理究竟是透過何種社會機制的運作,而對中國人社會行為產生影響呢?其中有人情、面子、關係和因果報應等等機制,並衍生出眾多的民間信仰,如生辰八字、天命如此、驅疾避兇的算命打卦。
下面,我們擇要進行剖析。
日期:2009-1-7 20:39:32
五、儒教虛偽的“仁”,和儒教對中國人的精神閹割
中國儒家道德規範的最高原則,孔丘思想體系的理論核心,就是“仁”。
什麼是“仁”呢?孔丘說:“仁者愛人”,而愛人的最低標準,則是“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後世有人據此就發揮說,仁政重視人權,儒家重視民生,即使是“克己復禮”,也是為了仁,所謂“克己復禮,仁在其中”。
孔丘所說的“仁”,尤其是指權勢在握的統治者的“仁”,從這個意義上講,儒家精神是人世間至善至美的倫理道德,僅在《論語》一書中,“仁”字就出現了109次之多。
但現實的中國社會又是怎樣呢?
別的不說,僅以閹人一事為例。
中國的皇帝們都有兩個家,一個是“小家”,即他的後宮,他把男人們的生殖器閹割了,讓他們來管理這個“小家”;另一個是“大家”,即皇帝擁有的天下。
皇帝,如果可能的話,當然想把全國的男人閹割成自己的奴才,那樣一來,全國的男人都不能繁殖後代,就能絕對保證天下一代代地傳給自己的子孫,“二世三世,至於萬世,傳之無窮”,但顯然這是不可行的,因為一來天下男人太多,閹割不過來;二來皇帝也需要天下的男人,為他繁殖一代代的被競底者,否則擁有天下沒什麼好玩的。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or【關閉小說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嘗試更換【Firefox瀏覽器】or【Chrome谷歌瀏覽器】開啟多多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Wifi。
收藏網址:www.peakbooks.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