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腦版
首頁

搜尋 繁體

正文 第37節

熱門小說推薦

最近更新小說

這年(639年)年末,唐太宗再下一道詔書,給麴文泰詳細分析了與大唐帝國對抗的後果,希望麴文泰能夠悔過,放棄與大唐對抗的立場,並且前往長安城。麴文泰拒絕了,他在高昌國高築城牆,深挖壕溝,準備螳臂擋車。

唐太宗之所以要對高昌訴諸武力,最重要的原因,乃是高昌在大唐對外貿易中的重要地位。河西走廊是絲綢之路的第一段,為了河西走廊的安全,唐帝國已經消滅了來自祁連山以西的吐谷渾的威脅;出了河西走廊,便是高昌地界。高昌便是漢代的車師國,其獨特的地理位置決定其成為兵家必爭之戰略要地,在漢武帝至漢宣帝時,漢軍與匈奴為爭奪車師,反覆爭奪,前後計有六次戰爭,後漢時代,這個地方同樣是反覆爭奪之地,耿恭守疏勒城,亦在此地。所以高昌是進入西域的門戶,是大唐與西方貿易的重要節點,是不可不爭之地。

為什麼高昌國以彈丸之地,敢於螳臂擋車呢?麴文泰有自己的分析。

首先,高昌距離長安距離遙遠,而且沿途要經過沙漠與戈壁地帶,行軍十分困難。固然,唐軍在河西走廊一帶有駐軍,但是麴文泰前些年入朝時,經過河西走廊時,發現經過隋末戰爭以及吐谷渾多次襲擾破壞,河西走廊一帶的城廓都十分蕭條,守軍也少,遠不及隋朝時的規模,因此麴文泰判斷唐軍如要大舉出兵,兵力必將出自遙遠的關中。唐軍如果出兵在三萬人以上,那麼勢必在糧草轉運上會出現極大的困難,如果兵力在三萬人以下,麴文泰自信可以擊敗唐軍的進攻。因為這些年來,高昌大力修築堅固的城牆,加強防禦的力量,只要可以固守城池二十日,那麼唐軍的糧草必將耗盡,到時不可戰而勝了。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網頁】or【關閉小說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使用【Firefox瀏覽器】or【Chrome谷歌瀏覽器】開啟並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網路。

收藏網址:www.peakbooks.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