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沫若給出的標準答案是呂不韋。考察呂不韋的生平,他曾經兩次進入秦國,第一次是大約公元前259年,也就是秦昭王四十八年。這一年呂不韋來咸陽的目的是為了幫異人走動關係,結果成功地在異人與當朝華陽太后之間建立起關係。呂不韋第二次入秦國是在公元前256年,當時秦軍兵臨邯鄲城下,呂不韋用黃金買通守衛、帶著異人逃出邯鄲,回到秦軍,隨後進入秦國,但卻將趙姬與贏政留在了趙國。這次入秦頗為驚險。入秦時的國際形勢與《初見秦》中描述也相符。但如果就此認定作者是呂不韋,也有點勉強,畢竟這純粹是推理,史料上沒有確切的記載。再說呂不韋有異人做他的前途保證,還用的著費勁去向秦昭王談什麼平天下的方針策略麼?
縱觀這些史學大家的推理,無論他們的結論是誰,一開始都不由自主地進入一個並不十分合理的前提:寫《初見秦》的人一定是個大人物。他們隨後將可能的大人物挨個考究,各個排除。我的問題是,難道只有大人物才能寫出《初見秦》這樣的作品嗎?未必啊.為什麼不能是個名不見經傳的小人物給秦昭王寫了一封自薦的信,後來沒有得到重用,以一個小人物走完自己的一生,可是他為了能讓那封信流傳下來,便別有用心地塞進了韓非的文集,再經後人以訛傳訛就成了現在這副樣子。當然我無法證明自己的想法正確,就像別人也無法證明我的想法錯誤一樣。猜測,一切都是猜測。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or【退出閱讀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嘗試更換【Firefox瀏覽器】or【Chrome谷歌瀏覽器】開啟多多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Wifi。
收藏網址:www.peakbooks.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