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腦版
首頁

搜尋 繁體

正文 第39節

熱門小說推薦

最近更新小說

(雖遠必誅-71)

在張騫第二次通西域前,河西走廊地帶是一片真空。武帝劉徹最初並沒有打算將中國人移居到此地,因為此地不適於農耕,而是想讓烏孫舉國遷移到此,歸附中國。但是這個計劃最後落空了,於是劉徹決心在狹長的河西走廊,設立酒泉郡,以作為與西北各國交往的基地,後來又分置武威郡。

中國人開始向河西走廊遷移,中國與西域交通線的打通,使得這裡逐漸成了一條重要的商業通道,這條通道從中國經河西走廊,在西域分為兩支,一支沿崑崙山的北麓,經樓蘭,順塔里木河直抵莎車,越過蔥嶺進入月氏、安息,到達西亞,再從西亞直入歐洲,形成一條漫長的路上交通要道。另一支沿天山南麓,到達疏勒,越過蔥嶺,到大宛、康居、奄蔡。

絲綢之路的開通是世界交通史上一件極為重要的事件,數十年後,當羅馬帝國最偉大的詩人維吉爾看到來自中國的絲綢時,他斷言,這種東西是從樹上長出來的!

張騫打通中國通往西方的交通線,居功至偉。

第二次出使西域後,張騫被任命為大行,位列九卿。大行是主管藩夷事務,約相當於現在外交部長,這個職位對於張騫,當之無愧。

博望侯張騫在西域的知名度極劇提升。張騫兩度出使西域,前後共計十七年之久,這十七年中,有十一年多是做為匈奴的囚徒,在西域的時間總計約五年多。張騫為人勇敢、有膽略,而且講信用,有義氣,所以西域各國的國王對他都很信任,把“博望侯”這個名頭與大漢帝國相等同了。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網頁】or【關閉小說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使用【Firefox瀏覽器】or【Chrome谷歌瀏覽器】開啟並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網路。

收藏網址:www.peakbooks.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