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10-08-20 08:52:18
此仗的結局,總體看來,還算不賴。
可是,在簽署投降書時,華盛頓出現重大失誤。
投降書中稱朱蒙維爾是外交使節,被英軍“刺殺”,而不是“打死”。
“打死”是交戰而死,很正常。“刺殺”是故意而為,說是華盛頓們蓄意殺死了外交使節。
這是無恥的惡棍行為,違背了公認的戰爭準則。
但我們親愛的華盛頓同學不認識法文,當時心情也很絕望,大筆一揮就簽了。
這下可好了,法國以英軍殺害使節為藉口,發動了波及歐美亞三洲的“七年戰爭”。
華盛頓雖然投降了,但丁威迪瞭解情況後,非但沒有責怪,反而讚賞華盛頓的英勇。弗吉尼亞議會撥款獎勵全體士兵。英法兩國也大肆宣揚華盛頓的事蹟,不過英國是從正面講,法國是從反面講,華盛頓成了名噪大西洋兩岸的人物。
法軍佔領“困苦堡”後,弗吉尼亞面臨的威脅迫在眉睫。9月,丁威迪得到議會的支援,決心擴軍至10個連,並且併入英國正規軍。華盛頓聞訊,喜不自勝。自己終於可以加入正規軍了,再也不要看那些鳥人的臉色。而且,自己才22歲,就擁有上校軍銜,這是英國貴族青年都難以實現的目標。
他興沖沖地去見丁威迪。
誰知丁威迪決定,擴軍後按正規軍編制,實行獨立連制度,取消校級官職。華盛頓只能當連長。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or【退出閱讀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嘗試更換【Firefox瀏覽器】or【Chrome谷歌瀏覽器】開啟多多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Wifi。
收藏網址:www.peakbooks.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