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曾國藩早年,他仕途一帆風順,十年七遷,連躍十級,從七品步步遷為二品大員;後來,由於母親去世回家守喪,時值太平天國起義,曾國藩辦起了地方團練,並發展壯大為湘軍。為了鎮壓太平天國,曾國藩大力發展軍隊,一心延攬英雄,很快,
就把軍隊做大做,使湘軍成了曾國藩、曾國荃二兄弟的“子弟兵”。曾國藩利用手中之兵與太平天國苦苦鏖戰,最後在鎮壓太平天國的戰爭中脫穎而出,成為倍受清政府倚重的力量。同治三年,也就是1864年,曾國藩率湘軍攻陷天京,太平軍失敗。從當時的形勢來看,太平天國起義已經席捲幾乎整個中國。在國家動盪、人心思亂之際,曾國藩手握重兵,而且湘軍威震天下,是一支能夠動搖清朝國本的軍隊。此時,曾國藩若有異志,相信事情也是可以為之的。但是,曾國藩在手握重兵之際,選擇了自剪羽翼、上疏自請撤軍的道路。很快,清政府就同意奏準裁撤湘軍25000人。
日期:2009-05-22 10:13:20
權術教科書
——刀鋒裡盛開的血色王冠
龍能大能小,能升能隱;
大則興雲吐霧,小則隱介藏形。
方今春深,龍乘時變化,
猶人得志而縱橫四海。
龍之為物,
可比世之英雄。
第六章、權謀九術
曾國藩靠著自己手中的部隊以軍功起家,功成名就之後,又主動上疏裁撤軍隊,從他這一發一收之中,人們可以看出曾國藩是一個精通有無之道的人。從當時的形勢來看,手中沒有部隊,就絕不可能在太平天國之戰中脫穎而出,甚至連自身性命都會有問題,所以,曾國藩極力發展部隊,利用“有”來謀求自己的進步,被清政府授以兩江總都之職,並以欽差大臣督辦江南軍務,成了清政府維持統治的唯一指望,可謂一時間權傾內外;在太平天國失敗後,清政府苟延殘喘,天下人民心離亂,曾國藩巧妙透過自己上疏裁軍,顯示了自己對朝廷的一片忠心,消解了清政府對他的猜疑和忌憚,贏得了慈禧對他的信任和進一步賞識。緊接著,清政府曾國藩為一等勇毅侯,使其成為清代以文人而封武侯的第一人。之所以在事業輝煌的頂峰時期沒有被勝利衝昏頭腦,反而能夠百尺竿頭更進一步,從曾國藩自身來說,是其沒有野心所導致的;從當時天下的形勢來說,是曾國藩自請裁軍從而消除了慈禧的疑忌所造成的。正是憑藉著“無”,曾國藩才進一步實現了“有”。可以說,只有象曾國藩那樣參透有無,熟練運用虛實之術甚至虛實之道的人,才能安然渡過盛名之下的後半生並得善終。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or【關閉小說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嘗試更換【Firefox瀏覽器】or【Chrome谷歌瀏覽器】開啟多多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Wifi。
收藏網址:www.peakbooks.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