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此,對付努爾哈赤最好的辦法就是將糧草撤入山海關內,實行堅壁清野,讓努爾哈赤撲個空,他一無所得,難以供養大軍,自然就會撤退。
從保家衛國的角度看,最穩妥的辦法是撤退。
另外一種可能性就是袁崇煥有個人利益的考量。
如果把士兵和物質撤入山海關內,對於國家來說,損失不大,頂多一些城堡被毀,還可以再修,但是士兵的生命和糧食保住了。對後金來說,得不到糧食,是一個很大的打擊。因此撤退是十分划算的。
但是這樣做對袁崇煥個人來說損失十分巨大。寧遠是袁崇煥的根據地,從寧遠撤退,很可能就回到王在晉守山海關的主張上,自己“寧前道”的位置很可能不保,離開寧遠,他就失去了舞臺,也就失去了發展的空間,沒有前途可言。
可以說,他反對高第,抗命拒撤寧遠,和他反對王在晉,越級上書要求建寧遠城的動機是一致的。這也和他辭去縣令之職,選擇了高風險但升遷快的從軍的動機是一脈相承的。
我們說,這確實是勇氣,但更是冒險、是膽大。
也許有人會說,既使袁崇煥是為了自己,但是僅僅為了保留一個位置就願意冒著生命危險嗎?難道他不知道“留著青山在,不怕沒柴燒”的道理嗎?他有這麼蠢嗎?
的確,袁崇煥沒那麼蠢,他之所以敢冒風險,因為他早己成竹在胸。
他知道努爾哈赤是衝糧食來的,只要把糧食給努爾哈赤,讓他飽掠而去,就可以換取他不攻打寧遠,這樣幾乎就沒有什麼風險了。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or【關閉小說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嘗試更換【Firefox瀏覽器】or【Chrome谷歌瀏覽器】開啟多多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Wifi。
收藏網址:www.peakbooks.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