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麼壓迫公主一家服從烏就屠可不可以?也不行。企業管理最重要的就是規則與秩序,沒有規矩就沒有方圓。如果任何一個人運作以下就可以成為國王,領有一個國家,那就亂套了。西域都護的權威就會蕩然無存。如果要選擇的話,在漢廷看來相比之下前太子元貴靡更有資格成為烏孫王。
局勢要求漢朝必須有所動作,最起碼在形式上也要表示一下。此時宣帝君臣可能對當年放任泥靡繼位後悔不已,同樣的錯誤不能犯兩次。因此,漢宣帝的態度很明確:不委屈,不惜開戰。
可是破羌將軍辛武賢在敦煌的一萬五千大軍,與其說是戰鬥部隊,倒不如說是墾荒部隊。作為通渠積穀的開路先鋒是合適的,作為主要戰鬥部隊力量顯得單薄了一些。與烏孫的戰鬥是一個重量級的任務,同遠征大宛沒有什麼本質的區別。而且,也沒什麼意思,即使勝利了,也是左手打右手,自討苦吃。
同樣,在烏孫的雙方當事人也面臨著艱難的選擇。投降是雙方都不認可的事情。烏就屠好容易有了現在的基業,怎能輕易放棄;公主一家已經上過一次當了,命運怎能再次交到別人手中。開戰吧?雙方都不敢,烏就屠害怕公主背後的都護府,公主害怕背後的都護府不支援。
所有人就象中了猴王的定身法一樣,僵在那裡了。也別說都僵在那了,一個人除外:都護使鄭吉。多年在基層工作的經驗使鄭吉始終保持著清醒的頭腦,事情還沒有到最後關頭怎能自亂陣腳。關鍵時刻都護使鄭吉打出了自己的王牌,人稱馮夫人的馮寮。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or【關閉小說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嘗試更換【Firefox瀏覽器】or【Chrome谷歌瀏覽器】開啟多多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Wifi。
收藏網址:www.peakbooks.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