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家集至今還能記得,1942年夏天,因為空氣汙染,環境惡劣,大同煤礦開始蔓延傳染病,礦工身上長滿黑黃色的膿包,正在幹活的時候,就突然倒下去,再也站不起來。日本人挖掘了一個大坑,就那些他們認為有病的,喪失了勞動能力的,統統推進了大坑裡,然後澆上汽油燒死,哀嚎聲通宵達旦。當年的報紙登載,僅一次燒死的勞工就有2400人。
20年後,大同農村戰天鬥地改造梯田,翻出了一具具白骨,這就是以後資料中所說的“萬人坑”。日軍在抗戰時期,僅僅在大同煤礦,被殘害致死的中國勞工就達到15萬人。
在日本人的眼中,中國人的生命不是生命,中國人是給他們創造財富的工具。日本人的眼中只有能夠帶來鉅額財富的,能夠讓戰爭機器運轉的煤炭。普通的日本士兵是這樣,日本的將領也是這樣。
岡村寧次在他的回憶錄中這樣寫道:據說在此地西面,隔著中條山脈的山西省東南部潞安高原一帶有大煤田,儲藏量在2000億噸以上。山西省大同煤礦的缺點是離海遠,但其儲藏量極為豐富,而且和日本煤礦比,第一,絕對不進水,不需要排水裝置,坑口是個簡單的斜坡;第二,絕對不會發生瓦斯爆炸等事故;第三,煤層堅實,不需要坑木。
岡村寧次說大同煤礦的煤炭距離大海遠,這是為了將煤炭走海路運往日本的。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or【退出閱讀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嘗試更換【Firefox瀏覽器】or【Edge瀏覽器】開啟多多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Wifi。
收藏網址:www.peakbooks.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