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腦版
首頁

搜尋 繁體

正文 第92節

熱門小說推薦

最近更新小說

戰術分兵的另一種主要原因,是為了尋找或包抄敵人。如在漢武帝反擊匈奴的數次戰爭中,除了誘敵深入的馬邑之謀外,幾乎次次都是兵分數路。這主要是因為當時的偵察手段比較低下,而匈奴人數不是太多,控制的地域卻非常廣大,又沒有固定的據點,一有警報,逃得比兔子還快。漢軍面對這樣的敵人,如果不兵分幾路搜尋,往往連匈奴人的影子都找不到,戰爭變成浩浩蕩蕩的武裝大遊行。不過,這種解釋並不適用於劉裕伐秦,因為羌人並不是遊牧民族,後秦更不是遊牧國家,劉裕要攻擊的各個點在地圖上都非常明確,秦軍也沒有太多可供逃跑的地方。

其實,古代造成分兵更常見的原因,是後勤壓力。

《孫子兵法·作戰篇》中說“智將務食於敵,食敵一鍾,當吾二十鍾;萁稈一石,當吾二十石。”意思是說,聰明的將領一定要設法從敵人的土地上獲取補給,因為從戰地徵集一鍾糧食,相當於從後方輸送二十鍾糧食。

孫武之所以如此說,是因為古代,要從陸路長途運輸大宗物資,是一件事倍功半,出力不討好的事。所謂一比二十,當然是一個很粗略的比例,在實際操作中,路程的遠近、路況的好壞、運輸工具的優劣等,都會對這個比例產生影響。

對此,北宋學者沈括在他的著作《夢溪筆談》中,有過更詳細的論述。據沈括的計算,一支軍隊的補給假如完全依賴後方陸路運輸,那麼按三個民伕用人力負糧供給一名士兵的最大限度,軍隊最遠只可前進十六天的路程,並且在整個行軍過程中,每一石八斗糧食,民伕要吃掉一石六鬥,即只有九分之一的糧食能夠供給軍隊!注意,這還是按民伕隨軍一同前進計算的,如果軍隊已在遠方,則還達不到九分之一的比例。例如在陳寅恪的《魏晉南北朝史講演稿》中,就提到過這樣兩個例項:秦始皇派蒙恬北征匈奴時,每徵糧三十石,只有一石能運到前線;隋煬帝一徵高句麗時,因為有大運河水運提高了效率,但平均每運到遼東一石糧,仍要在中原徵集十幾石。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or【關閉小說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嘗試更換【Firefox瀏覽器】or【Chrome谷歌瀏覽器】開啟多多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Wifi。

收藏網址:www.peakbooks.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