桓玄還算命大,狼狽逃出城門,勉強逃到碼頭上船。楚朝中央政府的大員們,已然星散,只剩下卞範之一個人還在跟著他(桓玄的兩大心腹,此刻終於分出了高下)。另外在一起的,還有他的兒子桓升、侄兒桓浚、堂兄桓石康、將軍庾頤之、弄臣丁仙期、萬蓋,以及一個不知從哪裡冒出來的屯騎校尉毛修之等人。連一直以來,總被桓玄當作護身符帶在身邊的安帝司馬德宗,都顧不得管了。
雖然逃跑已經是大楚皇帝的既定方針,但要執行這個方針,還存在一個重大的理論課題:現在往哪兒逃?桓玄最初的打算,是逃往漢中,投奔梁州刺史桓希,但稍後發生了一件很奇怪的事,他聽從了毛修之的建議,改投益州。
我們知道,益州刺史毛璩,早在桓玄稱帝那一天起,就不承認他這個大楚皇帝,起兵反桓,動手比劉裕還早,此時去益州,豈不是自投羅網?桓玄如果想自殺,留在江陵也辦得到,起碼還靠近祖墳,沒必要跑到四川去送死吧?因此,史書在這裡,很可能有重大史實被漏載了。
那個時候究竟發生了什麼事,因為史料的缺乏,我們已難以確知,但可以用另一段類似的歷史來進行一番推測:
晉大興元年(公元318年)七月,漢趙(此時的國號是“漢”,劉曜繼位後改稱“趙”,史稱前趙)昭武帝劉聰死,太子劉粲繼位,大權被大將軍、錄尚書事靳準所掌握。九月,靳準殺死劉粲,挖掘了劉淵、劉聰的陵墓,盡屠在平陽(今山西臨汾,漢趙此時的首都)的劉氏宗族,自號“漢天王”。他這麼一胡來,自然引起漢趙兩大地方實力派的強烈反應,控制關中的劉曜和稱雄關東的石勒一起起兵,宣佈討逆。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or【關閉小說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嘗試更換【Firefox瀏覽器】or【Chrome谷歌瀏覽器】開啟多多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Wifi。
收藏網址:www.peakbooks.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