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不完全統計,有70多家金融機構已向外資出售股權,比如銀行,美洲銀行、新加坡淡馬錫先後出資30億美元購得建行19%的股份,高盛、運通、安聯以37.8億美元購得工行5%的股份,蘇格蘭銀行、瑞銀、淡馬錫、亞開行出資52億美元購得中行14%的股份,匯豐出資17.47億美元購得交行19.9%的股份,恆生銀行、GIC(新加坡)、IFC出資32億美元購得興業24.98%的股份,花旗出資4.5億美元購得浦發4.62%的股份,德意志銀行先後出資6.46億美元購得華夏銀行14%的股份,新橋資本出資12.35億元入股深發展,淡馬錫、IFC出資1.3億美元入股民生銀行;比如保險,匯豐先後投入7億美元入股中國平安,美國凱雷投資集團等出資4億美元收購太平人壽25%股權並有權達到49%;比如基金,施羅德投資管理公司與交通銀行合資成立交銀施羅德基金管理公司,自從2004年底外資在基金公司中的持股比例被放寬至49%後,我國合資基金公司數已達20多家以上……
有人評論,外資用區區2、300億美元換來中國國有大銀行10%以上的股權及股份制銀行、城商行控股權,這是世界銀行界的歷史性事件!仔細想想,不無道理,即使我國銀行與世界相比,質量不算太高,但從這些銀行在中國經濟生活中的控制力、影響力和龐大無比的市場來看,實在是太便宜了!比如工商銀行,在國內有2.2萬個網點,控制了中國銀行業近20%的資產,比如建行,在國內有1.5萬個網點,控制了中國銀行業15%的資產,比如中行,在國內有1.1萬個網點,控制了中國銀行業13%的資產。2009年度,僅工中建三大行,淨利就達3200億元,摺合500億美元,佔全國銀行業淨利6500億元的一半(2009年全國國企淨利8000億元)。更重要的是,銀行處於一個國家的最高階,支援它們的營收、盈利和強大的網路,是14億人口的市場和源源不斷流淌和執行的錢袋子,是控制經濟血液——金錢和貸款給予一個行業扶持或打壓,從而支援國家政策,引導經濟發展的重地。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or【關閉小說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嘗試更換【Firefox瀏覽器】or【Chrome谷歌瀏覽器】開啟多多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Wifi。
收藏網址:www.peakbooks.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