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腦版
首頁

搜尋 繁體

正文 第39節

熱門小說推薦

最近更新小說

實際上,諸葛亮出兵祁山,佔領隴右,進取天下的大計在劉備生前就早已定下了,正因為此,當年孫權派諸葛瑾索還荊州的時候,劉備會回答說:“我現在正圖謀涼州,涼州一定,我必然盡還荊州。”也正因為此,“信著北土,威武並昭”的馬超才會在劉備自立為漢中王時,成為第一個,也是當時唯一一個被封為州牧—涼州牧的人,這其中的重大意義不須明說。可惜馬超英年早逝,不然隴地爭奪未必有這麼多的周折,這樣大的懸念。

諸葛亮每思及馬超,就不能不感到傷感,蜀國自那些叱吒風雲的人物相繼凋零之後,人才難繼,這使他越發感覺力不從心。蜀漢不過彈丸之地,國力貧乏,人才凋零,保守既難,而扶漢大業又何止於一個難字呢?

但是就是這樣自後主以下還是有無數人企求偏安一隅,只求偏安一隅啊,能夠偏安,偏安得了嗎?為今之計,唯有不斷攻擊,攻擊,攻擊,再攻擊,擾亂敵方,使魏國疲於奔命,不能穩定,無法穩定,同時在攻擊中尋求機會,蜀國才有可能取得生存與發展的條件啊!

這種思路中,諸葛亮有許多不能為外人道的苦衷,卻只能爛在肚子裡,這其中就包括:連年興師動眾,一旦次次無功,勢必使國力更加衰弱,這種以攻擊求生存,求發展的思路其實就是一把雙刃劍,一面揮向敵人,一面割向自己,一面是成功,一面是毀滅。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網頁】or【關閉小說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使用【Firefox瀏覽器】or【Chrome谷歌瀏覽器】開啟並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網路。

收藏網址:www.peakbooks.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