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11-10-17 15:05:28
146、魏楚反彈
從秦惠王到秦昭王,秦國之所以能在對外戰爭中接連獲勝,既有必然性也有偶然性,必然性在於商鞅變法打下的制度基礎,偶然性在於秦惠王,秦武王,秦昭王父子三人雖然個性有差異,才能有高低,但都以國事為重,富有進取心。
反觀山東六國,制度不如秦,君主素質也普遍不如秦,魏、韓數代君主昏暗無能;楚懷王、楚頃襄王一代不如一代;齊湣王傲慢自大,齊襄王保守退縮;趙孝成王是非不明,又自以為是;燕國勢小地偏,燕惠王,燕武成王不足為慮。
但是,自從邯鄲之戰開打以來,秦國便開始流年不利,在接連三年的時間裡,敗仗連著敗仗,這是秦國自商鞅變法以來從未有過的遭遇。之所以出現這種情況,一方面是由於秦昭王不顧白起忠告,做出了錯誤地決定,另一方面是六國出現了可喜的變化。
六國方面的變化主要體現在人的方面,除了以信陵君、平原君為代表的民間抗秦力量發揮出積極的作用外,春申君領導下的楚國和魏安釐王領導下的魏國也煥發出久違的生機。秦國敗退之後,這兩個國家抓住歷史賜予的大好機會,迅速擴充實力,出現了一波不小的反彈。
先說楚國。楚國的反彈是春申君一手促成的。春申君位列戰國四君,與其餘三君非國君兄弟非國君叔父不同的是,春申君的江湖地位完全是自己打下的。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or【關閉小說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嘗試更換【Firefox瀏覽器】or【Chrome谷歌瀏覽器】開啟多多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Wifi。
收藏網址:www.peakbooks.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