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腦版
首頁

搜尋 繁體

正文 第80節

熱門小說推薦

最近更新小說

剛到北京時,與北京大學中文系教授錢理群先生第一次見面,他看我來自農村,便說他身邊有許多農民家庭出身的年輕學人,他喜歡和這些淳樸的人交往。但他也發現一個現象,儘管這些人都很樸實、很勤學、很善良,對農村生活也有很深的體驗,但他們在學術上所做的題目、他們的研究方向,卻幾乎沒有一個人與農村有關。他問我這是為什麼。

當時我沒能回答這個問題,至今也沒有正式回答過錢先生。後來,我慢慢地找到了原因。第一個是表層原因。一個人進入體制以後,要按照這個體制的遊戲規則來運轉,才能維持自己的生計,保證自己的前程。三農問題長期以來不是學術問題而是政治問題和政策問題,學者很難插手。只有在國家提倡的學術領域從事研究,才能拿到研究經費,才能產生影響,才能成為學術權威,才能擁有謀生和安身立命的資源。如果單槍匹馬地開創學術的盲區甚至禁區,豈不前途渺茫?這個問題太現實了。

第二個原因則是深層次的。一個人內心最沉重的東西總是最不願意輕易面對,既然沒有力氣撫平自己內心那慘痛的傷痛,除了迴避還能有什麼別的辦法?我們這些從農村考學出來的人,回到村裡相聚的時候,一般不會談論鄉間的事情,因為我們對這些實在無能為力,除了痛苦只有絕望。我們寧願將這痛苦和絕望壓在各自的心底,而不願意老在唏噓感嘆中相互感染。這跟我們在城裡不敢研究三農問題是一個道理。那些苦難絲絲縷縷連著我們的心,連著我們的肺,連著我們的傷肝苦膽,無論抽出哪一根絲,都洇著我們的鮮血,根本無法拉開理性的距離予以審視和梳理,學術研究也就無從做起。等到三十年四十年之後,內心的傷痛感也許淡漠了一些,但那時候已經接近人生的黃昏,哪裡還能從頭收拾關於農村的學問。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or【退出閱讀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嘗試更換【Firefox瀏覽器】or【Chrome谷歌瀏覽器】開啟多多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Wifi。

收藏網址:www.peakbooks.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