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就是解救他們的神,想來已有很多人都不記得一開始奮死護住他們的李抒言。
洛城鼓舞歡騰,另一邊的西蜀卻死氣暗沉。
“混賬!你要痛死朕?來人,給朕拉出去砍了!”西蜀皇帝耳朵疼得厲害,他一發怒,又扯動傷口汩汩地流血。
“陛下饒命!”軍醫臉色煞白,連連磕頭求饒。西蜀皇帝齜牙咧嘴,見半天沒人來,嚷嚷道:“來人!你們都聾了?”
軍帳被掀開,應聲來的卻是靳凝。她面無表情地看向軍醫:“去外面侯著,本公主念你恪職守業,免斬首。”
軍醫一聽,感激涕零,連忙連爬帶滾地出去。
西蜀皇帝見她不經宣召進來,已是憤怒,又聽她輕飄飄拂了他的旨意,臉變得跟只紫茄子一般。他氣極,抽了一旁的寶劍就要朝她刺來:“朕要殺了你!”
靳凝輕巧一躲,一腳踢中他的小腿,西蜀皇帝便狠狠摔了個狗啃泥。
他疼得齜牙咧嘴,一抬眼便對上靳凝近在咫尺的臉。那張臉上全然沒有這幾日假惺惺的恭順,只剩下徹骨的陰冷與憎恨。
他全身起了雞皮疙瘩,不自覺地有些哆嗦。靳凝伸手,似是漫不經心地拆他左耳的紗布,垂著眸子大力一扯,疼得皇帝哇哇大叫。
靳凝置若罔聞,聲音悚然:“父皇,您好像還有一隻耳朵。我替你割罷,對稱好。”
“不不不不,你不能這麼做,”皇帝像是抓住什麼稻草,哆嗦道,“對,對,朕是你父皇,你不能殺,你殺朕天地不容!”
靳凝唇邊浮出一抹笑:“怎麼殺不得?王兄都殺得,換了父皇,也是一樣的。”整個軍營都在她的把控之下,只要她願意,顛倒黑白是非,輕而易舉。
“不要……你要什麼,朕都給你!你不能殺朕!朕想起來了,你想要朕的皇位,朕給你。不是,我給你,我給你!”
靳凝搖搖頭,拿出袖間一把匕首把玩幾下,“可惜,皇位我喜歡篡奪來地痛快。”
皇帝眼中滿是驚恐:“你……你瘋了!瘋子!”靳凝眸一暗,手一揮,匕首赫然貼著他的右耳插入了繡花的毛氈毯。
“父皇可還記得我母妃?”靳凝的聲音在頭頂響起,冷漠又諷刺,“午夜夢迴,可有被嚇醒?”
皇帝背後冷汗涔涔,回憶起女人充血又鋒利的眸子,耳邊彷彿還回響著她惡毒的詛咒。
“終有一日,我女兒會帶著我的仇恨,回來取你狗命。也或許就是明日!”
這一天來了。靳凝已經不是當初的藏不住自己殺機的小狼,她成為了整個西蜀最兇猛最冷酷的惡狼,一口就能咬斷人的脖子。
“不要!”皇帝徒勞地掙扎,“不要碰我,你們這對陰險的母女,來人來人,護駕!”皇帝已然崩潰,佈滿血絲的雙眼都是恐懼,他伸手想要爬走,靳凝便下刀子,斷了他的指。
靳凝冷笑著,一聲令下便有人抬著一隻大水缸進來。
皇帝看著那水缸,心底不自覺地湧起密密麻麻的驚駭恐懼,果然下一秒,他就聽靳凝道:“父皇可聽說過人彘?”
卸其手足,剜眼壞嗓,再以最好的藥材維持性命。求生不得,求死不能。
軍帳裡撕心裂肺的慘叫足足維持了一刻鐘,才終於沉息下去。
下雪了。冬季初雪。細細輕輕地,將整個大地都染上幾分雪冷。
作者有話要說:
半章暴糖!!!
請問王爺,你真的是直男癌?
李抒言:誰說本王是直男?本王智商二五零。
作者:情商呢?
李抒言(冷笑):爆表。
秦舒玥:……所以我一度懷疑我進了狼窩。
第55章 君臣
大稷國慶和二十年,丁亥月甲戌日,西蜀皇帝薨。其下三位皇子兩死一廢,眾臣擁立已逝貴妃之女靳凝即位,是為整個西蜀史上第一位女皇。
女皇登基,集齊十五萬大軍再逼洛水,誓要攻下洛城之意。
大稷皇帝鎮守洛城,外有鎮遠大將軍,暗有李抒言周旋。三番戰事下來,十七王爺次次猜中其動機詭計,西蜀節節敗退,未能破城。
西蜀帳內,靳凝看著再度傳來的敗退訊息,眸底微暗。大稷雖有皇帝坐鎮,也不至於如此固若金湯。她次次佈局皆被輕易看破,損兵折將,不合常理。
而且這個手段風格,頗為熟悉。
她腦海中跳出一個大膽的想法:李抒言沒死。
除了李抒言,她實在想不出大稷還有誰謀略能勝她一籌!她看向壁上掛著的李抒言的寶劍,沉吟道:“通知埋伏在洛城內的人,朕給他們三日,查出李抒言死活。”
靳凝的長指輕輕叩著案桌,闔著雙眼:如果他真的沒死,那這盤棋還會有趣得多。李抒言——這一招金蠶脫殼倒是玩得不錯,連她都信了。
隨即,如靳凝所料,間諜傳回訊息:李抒言沒有死。
第二日,整個洛城都炸開了鍋。坊間瘋狂流傳著一個謠言:十七王爺沒死。他詐死是因為其已投入西蜀女皇手下,成為了新皇最得意的男寵!而且先前洛城之所以被人潛入,也是十七王爺暗中安排。其欲將此做為禮物進獻給西蜀女皇以表誠心。
在有心人的引導之下,輿論一片倒,紛紛指責十七王爺賣國為奸。
皇帝聽到這個訊息的時候,深深蹙起了眉,看向身邊的內官:“給朕查清楚,都是誰將老十七的訊息洩露出去,又是何人在背後煽風點火!”
“還有,立刻在城內貼告示,澄清流言。朕不想再聽到老十七賣國之言的半個字!”
或許整個大稷,沒有人比他更瞭解老十七了。當年他還是太子,李抒言則是父皇晚年最偏愛的幼子。他生性對自己的十位兄弟無甚感情,對皇子間明爭暗鬥厭煩之極。
可李抒言不一樣,他從小便不愛與人說話,不會像其他人一邊假笑一邊話裡藏刀。他每次見到他,也只是淡淡地叫一聲太子哥哥,便無更多言語。他們之間,關係寡淡。
可自裕華宮失火,他便找上門來。他黑漆漆的眼睛盯著他,說:“十哥好大喜功,是能夠除去第一位皇子。”隨即,他便將寫好的策略遞過來。
“你為何幫孤?”
“太子殿下是最合格的儲君。至於路上的雜石,如果願意,太子哥哥可以交給臣弟。”
當時,李抒言九歲。他姑且相信,便與十七弟聯手。然後,順利成章地將其餘十位皇子打倒,登基。他至今都還十分感慨李抒言的狠厲與果斷。可以說,他的皇位有李抒言一半的助力。
他登基為帝,欲封他為親王賜予封號卻被拒絕。他說得清楚:臣弟不插手朝政。
李抒言比任何人都謹記功高震主四字,也明白人一旦站到高處就會惹來更多的麻煩。
他允了。登基第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