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冷兵器時代,將士們之間拼的便是體能,於是無不在臂力、耐力以及靈巧性上下苦功。在戰場上,槍來刀往,每一次交鋒都是性命之拼。只有讓自己變得更加強壯,更加靈敏,才有可能在戰場上活下去。這種求生的本能使得古代戰士在訓練上的刻苦程度,遠超過當今的戰士。以清朝為例,清代的綠營棚長以上的大小頭目(佔全軍15%)每月由督標中軍副將考核一次,稱為月課。月課的內容主要為弓、刀、石、馬四大項,成績分優、甲、乙、丙四等,是武職遷升黜降的一個重要依據。先考弓術。弓以力為單位,一力十斤。從八力起開弓,連續開滿三次者為合格。八力開後再加至十力,合格後再加至十二力。十二力合格者為甲等,超過十五力者為優秀。開弓完畢,再考平地射。每人發六支箭,在三十步遠外對準靶子射,六箭皆中靶心者為優。接下來考刀術。刀有八十斤、一百斤、一百二十斤、一百三十斤之分,能將一百三十斤重的大刀舞得嫻熟者為優等。石分二百斤、二百五十斤、二百八十斤、三百斤四等,將石拔地一尺,再上膝,再上胸,將三百斤的石頭舉過胸脯者為優。
再看我們認為是文弱時代的宋朝。宋朝時的一副標準盔甲即重有六七十斤。史書記載:“(宋朝)緣甲之式有四等,甲葉千八百二十五,表裡磨鋥。內披膊葉五百四,每葉重二錢六分;又甲身葉三百三十二,每葉重四錢七分;又腿裙鶻尾葉六百七十九,每葉重四錢五分;又兜鍪簾葉三百一十,每葉重二錢五分。並兜鍪一,杯子、眉子共一斤一兩,皮線結頭等重五斤十二兩五錢有奇。每一甲重四十有九斤十二兩。若甲葉一一依元領分兩,如重輕差殊,即棄不用,虛費工材。乞以新式甲葉分兩輕重通融,全裝共四十五斤至五十斤止。”宋朝的一斤相當於今天的1.26市斤,50斤即相當於今天的63斤。而士兵們正常的訓練是穿著盔甲帶著兵器、乾糧等三天內跑完100里路才算是合格。這樣的強度已經遠遠超過了當今的任何一個特種部隊的訓練強度。道理很簡單:在冷兵器時代是貼身肉搏,所以你個人的能力是決定你能活下去的最大理由;而火器時代,一顆子『彈』遠勝過一柄50斤的大刀威力,於是戰士們更多訓練的是作戰技巧和團隊合作。在古代,一天高強度訓練十來個小時是正常的,而在現代,這樣的訓練可以讓絕大多數的人吐血身亡。恰如在三四十年前,隨便一個農村婦女都可以輕鬆挑起一兩百斤的擔子,而這個重量放在當今的中國人身上,至少會壓趴一半的人。因為當今的人們已經沒有了那般高強度的勞作,於是身體機能全都退化了。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or【退出閱讀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嘗試更換【Firefox瀏覽器】or【Chrome谷歌瀏覽器】開啟多多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Wifi。
收藏網址:www.peakbooks.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