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句實話,很長一段時間裡,對這事有些不解:神靈就是這般容易被收買?只需要一個簡單的信奉,然後就算犯下了罪行也可以抵消?再對照著那一條“放下屠刀,立地成佛”,這種疑慮更加無法消除。如此的話,宗教豈不是成了惡人的避難所?後來漸漸地開始領悟。或許在佛的眼中,沒有惡人,只有做錯了事的孩子。知錯能改,善莫大焉。恰如一個母親,當懷中的嬰兒咬痛了她的**,她不會直接將其摔下或者推開,而是換一個**給到他。宗教的溫暖正如這般。《水滸傳》中,魯智深殺人無數,四處惹事,即便遁入空門後,亦打僧侶,殺官兵。在世俗者的眼中,他就是不折不扣的一個惡魔(拋除我們被灌輸的梁山好漢為正義的化身觀念)。可是呢,到最後呢,在杭州六和寺掛單,一日聽到異響,以為是千軍萬馬來襲,卻被僧人告知乃是錢塘江潮信。他記起師傅智真長老的法語“聽潮而圓,見信而寂”,忽地頓悟,於是就地坐化圓寂了。這正是宗教的超凡力量所在,它能超越世俗的善與惡,直指人心,在最暴烈的心靈裡儲存著一份靈性,一份柔軟,在某一天裡釋放出來,然後印證了“我佛慈悲”,以及“我佛存在”。
星雲大師說:修佛就是做回最好的你。當你是子女時,就孝順仁愛;當你是父母時,就慈愛寬容;當你是員工時,就盡職盡責;當你是老闆時,就以公司利益為先……吃飯睡覺,無一不是在修行。我並不認可世俗倫理,就是宗教之善。或者說,其實世俗對於宗教的認知,存在著許多的誤解。比如說,對於佛教的最大誤解就是吃素,戒色等。個人理解中的佛教中的“吃素”其實更加接近於孔子的“君子遠庖廚”,也就是說你可以吃葷,但不要為吃葷而殺生。因為人是自然的動物,弱肉強食是本性。人的牙齒構造,雖然適合於吃素為主,但卻並付否認吃肉。事實上,印度的佛教中,並不禁止吃葷吃肉,恰如釋迦牟尼在菩提樹下頓悟之前,就是吃了牧羊女提供的乳糜(羊奶)才恢復了體力。同樣地,戒欲戒色也是無稽之談。男女之歡,繁衍後代這是人的本能。如果把這個把這個本能給拋棄了,那麼人類也就滅絕了。個人理解中的是節慾——即有剋制的**。而這種**甚至未必就是隻針對於法律上的夫妻。只要雙方能夠產生愉悅,不會傷害到其他人,那麼都應當是容許的。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or【退出閱讀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嘗試更換【Firefox瀏覽器】or【Chrome谷歌瀏覽器】開啟多多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Wifi。
收藏網址:www.peakbooks.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