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11-08-25 08:28:13
27
到底開春了,風不再那麼涼了,還有些暖,吹在人臉上很是舒服。山上這裡那裡的草不安分了,冒芽了,只是還沒那麼明目張膽,偷偷摸摸的,畏畏縮縮的,羞羞澀澀的,遠看淡淡的發綠了,近了卻看不到了。這就奇怪了,明明是看見的,怎麼沒有了呢?仔細找找吧,就在腳底下,針尖似的,一點一點的。呵,這小東西,怪可憐的呢。莊稼就是另一番景象了,小麥呀,大麥呀,豌豆呀,油菜呀,好像等了很長時候了,盼了多少日子了,委屈都數不過來了,現在終於等來了,終於盼到了,喜出望外了,迫不及待了,躍躍欲試了,狠勁地伸展著筋骨,招展著,搖擺著,要把所有的委屈都發洩出來,都搖落掉。
莊稼人看了,不忍心了,趕來幫它們了,鋤鋤雜草,鬆鬆土什麼的。
鋤草、鬆土在所有的農活中算是最輕捻的了,按有學問人的說法就是舉手之勞,好像是沒什麼了不起的,就像莊稼人自己說的,莊稼活不用學,人家咋著咱咋著。表面看來是這樣,可要是真的幹起來就不是這麼回事了,裡頭學問大了。
就說用的鋤頭吧。你不能隨隨便便的叫它鋤頭,它是有名字的,而且還很響亮,叫鶴嘴鋤。就是因為它有一個仙鶴脖子一樣又細又長還要彎上兩彎的把兒。把兒的一頭是一個套筒,是用來按木把的,另一頭是一個二指長的勾兒,是勾鋤板的。鋤板有磚頭那麼長、開刃的那頭有巴掌那麼寬,到了按勾兒的一頭就收得只剩下鍋鏟那麼寬了。鋤頭就這麼簡單,可要是想使得得心應手就不那麼簡單了。鶴嘴鋤的鋤板是跟地一樣平的,你要是平來平去的就什麼也鋤不到,要是向下,就會像钁頭一樣錛進土裡,非得恰到好處才能鋤得適中。知道了這些,你不要以為就萬事大吉了,還早呢,這才開個頭。碰到地皮硬的,力氣就不能太大,不然鶴嘴鋤就會反彈起來,雖說傷不了人,但會傷到莊稼。鋤板的角度掌握好了,力度掌握好了,還要用力均勻。這些都掌握好了,還得注意姿勢,就像《朝陽溝》裡栓寶唱的那樣,前腿弓,後腿蹬,只有這樣一鋤下去才能拉出一尺多長。你可別不把這一尺多長當回事,覺得你麻利,人家鋤一鋤,你能鋤兩鋤,一鋤就算半尺,兩鋤也趕上人家了。你要這樣想你就大錯特錯了。這不是你麻利趕一趕就能彌補的事兒。仔細說來,這一尺多長就是一步,這樣一直下去你的腳踩到的就只是兩個腳印,大部分踩不到的,踩不到的土自然就是松的,從而就起到了鬆土的作用。而你要是一鋤半尺,那的腳印就把鋤過的地方踩嚴實了,根本起不到鬆土的作用!也就是說,你忙活了半天等於白忙活!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or【退出閱讀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嘗試更換【Firefox瀏覽器】or【Chrome谷歌瀏覽器】開啟多多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Wifi。
收藏網址:www.peakbooks.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