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邦不殺蒯徹,並不代表劉邦發善心,他殺丁公的時候可沒這麼慈眉善目,而是韓信的死讓劉邦心存愧疚。劉邦並不是個不講感情的梟狠人物,韓信當年拜將時的意氣風發,在蚰蜒的秦嶺小道上迎著朝陽前進的畫面,至今猶歷歷在目,不可能不在劉邦心中產生情感的波瀾。
而且還有一點,如果殺了蒯徹,劉邦就等於承認韓信沒有謀反。不殺蒯徹,實際上是劉邦在給自己找個臺階下。劉邦順便把殺害韓信的髒水潑到呂雉和蕭何的頭上,自己反倒落了個乾乾淨淨,非絕對聰明者,不能為此。
對劉邦來說,韓信的死,終歸是一件好事,至少他的大漢王朝將穩如泰山。天下三雄去其二(項羽、韓信),從此再沒有任何人可以對劉邦的江山產生威脅,清人袁保恆寫過一首《過韓侯嶺題壁》,前兩句是“高帝眼中只兩雄,淮陰國士與重瞳。”
英雄害怕孤獨,但英雄更希望戰勝所有的對手,而不是和其他英雄終生都在做殘酷的鬥爭。孫子兵法雲:兵聞拙勝,未聞巧之久也。項羽和韓信都很沉醉於過程的唯美,而劉邦只想要冰冷的結果,這就是他們成敗的原因所在。
英雄往往重情,但也往往栽在“情”字上,韓信始終學不會心狠手辣,東漢末年的信都縣令閻忠在勸功高震主的車騎將軍皇甫嵩時就提及韓信的重情。《九州春秋》詳細記載了這段對話,皇甫嵩不忍叛漢,閻忠勸皇甫嵩不要學韓信的傻氣,“昔韓信不忍一飧之遇,而棄三分之利,拒蒯通之忠,忽鼎跱之勢,利劍已揣其喉,乃嘆息而悔,所以見烹於兒女也。”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or【關閉小說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嘗試更換【Firefox瀏覽器】or【Chrome谷歌瀏覽器】開啟多多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Wifi。
收藏網址:www.peakbooks.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