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腦版
首頁

搜尋 繁體

正文 第28節

熱門小說推薦

最近更新小說

日期:2011-08-30 08:52:37

第七章 海上帝國的無冕之王(2)

在剛剛上任時,鄒維璉確實是躊躇滿志。

他眼中容不得鄭芝龍這粒砂子,信不過這位海盜頭頭投誠過來的海上游擊。他重拳出擊,譴責鄭芝龍與荷蘭人關係暖昧,試圖斬斷兩者之間的利益鏈。明荷戰爭爆發後,他又把廈門被襲的責任推到鄭芝龍頭上,可是他忘了一件事,能阻擋荷蘭人進攻的,只有鄭芝龍一人。料羅灣大捷後,鄒維璉也不得不說鄭芝龍的好話:“芝龍慷慨男兒,幡然悔悟,誓天剿夷,破家賞士,其持久之未發,實圖謀於萬全。雖借力於諸將,已拼死於前衝,勞苦功高,心跡已白。”不過也應該看到,鄒維璉表面上稱讚鄭芝龍,實則仍壓制他,說他的勝利其實是“借力於諸將”。這固然引起鄭芝龍的不快,但這還不是大問題,大問題是鄒維璉對海上貿易的態度。

在熊文燦主持福建政局時,對鄭芝龍與荷蘭人的貿易持預設的態度。鄒維璉上任後,甚至直言不許談與荷蘭人“互市”二字,這豈非要斷了鄭芝龍的財路?儘管鄭芝龍對荷蘭人並無好感可言,就如他對日本人、西班牙人、葡萄牙人一樣,談不上有好感,生意貴在和氣生財,講的是利益,有利可圖就算是朋友。

只有扳倒鄒維璉,鄭芝龍才有出頭之日。

在料羅灣之役後不久,鄒維璉並沒有鴻運當頭,反倒灰頭土臉地下臺了。鄒維璉下臺的原因,《明史》的記錄是這樣的:“當國者溫體仁輩雅忌維璉,而閩人宦京師者騰謗於朝,竟坐是罷官。”按此看來,一是得罪了朝廷重臣溫體仁,二是福建籍的官員從中作梗,火上添油。按理說,鄒維璉節制諸軍勝荷夷於料羅灣,保閩境免於戰禍,閩人理應擁護才是,如何反而中傷陷害呢?顯然這與他的外貿政策有關,福建是靠海吃海,斷了貿易,不啻為斷了很多人的生路與財路。儘管史書中並沒有寫明鄭芝龍在扳倒鄒維璉中起的作用,但作為福建最大的海商與權力場上呼風喚雨的人物,他必定是鄒維璉下臺的關鍵人物。事實上,自從鄒維璉倒臺後,福建巡撫一職便形同虛設了,在晚明最後十年,鄭芝龍才是福建政壇的龍頭老大。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網頁】or【關閉小說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使用【Firefox瀏覽器】or【Chrome谷歌瀏覽器】開啟並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網路。

收藏網址:www.peakbooks.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