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腦版
首頁

搜尋 繁體

正文 第11節

熱門小說推薦

最近更新小說

第二個問題,便是荷蘭佔所臺灣大員的問題。對於福建當局來說,他們意識到要徹底把荷蘭人趕走是很費力的事,因此便想了一個折衷方案,把中國的土地分為“汛守之地”與“非汛守之地”,如果是“汛守之地”,便不充許荷蘭人駐留,這包括所有大陸部分與沿海島嶼,而“非汛守之地”則是孤懸海外又無駐軍的島嶼,這又以臺灣島為代表。對南居益來說,臺灣不過是未開化的地區,即所謂的“未化大島”,不妨暫時借給荷蘭人停泊。在一份奏搞中,南居益是這樣寫道的:“(荷夷)寄泊東番(即臺灣)瑤波碧浪之中,暫假遊魂出沒,不足問也。”

允許荷蘭人撤退到臺灣,這麼一個重大事件,在南居益看來卻成了“不足問也”的小事。這可以看出當時官員對臺灣島的認識有其侷限性,認為不過是個荒島,對其戰略、經濟等意義嚴重估計不足。在這一點上,南居益與前任巡撫商周祚是不謀而合的:“但不繫我汛守之地,聽其擇便拋泊。”這種說法含糊不清,後來差點導致臺灣從中國領土分離出去。顯然福建官方的態度避重就輕,從文字表面意思來看,是允許荷蘭船隻停泊,可是既然船隻可停泊,那勢必荷蘭人就可以長期呆在這裡,而且對荷蘭人在臺灣的行動有哪些限制,都沒有做出嚴格的規定。西方國家在條約或協定中,對細節十分注意,往往考慮十分周到,而明帝國這種粗放式的辭令,埋下無窮的後患。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網頁】or【關閉小說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使用【Firefox瀏覽器】or【Chrome谷歌瀏覽器】開啟並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網路。

收藏網址:www.peakbooks.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