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我推測,魏惠王的想法也就是,做一個齊桓楚莊之類的人物,僅僅如此而已。
要實現這個理想,說容易也容易,說難也難。
說容易,是因為魏國和韓、趙兩國關係很好,構築戰略同盟非常方便,事實上魏國也這樣做了。
說難,是因為當時的各國中,齊國和楚國、越國的實力不可小覷,這三國非常有可能成為魏國稱霸的阻力。
結果證明果然如此。
這就要談到魏惠王性格中的缺點了。
目光短淺,心高氣傲。這兩個詞是我想了好久才想出的評價魏惠王的話。因為目光短淺,他將國家的戰略中心轉向中原,一門心思圖謀稱霸,致使秦國逐步壯大,成為後患;因為心高氣傲,他發動攻趙戰役,導致同盟破裂,陷入四面為敵困境。
秦國正是藉著魏國攻趙(邯鄲之戰)、戰齊(桂陵之戰)的機會,偷襲魏國西部邊疆,擴充力量。
這個時候的魏國從實力上講,不應該輸於秦國。但是,結果是,魏國戰敗了,並且舊都安邑被襲。
等魏惠王緩過神來,他認識到問題的嚴重性。他打算策劃、召集東方諸國,聯合攻擊秦國。
客觀而言,不用聯合別國,單單魏國自己就能把秦國打敗,甚至滅掉。這不是誇口。
魏惠王喜歡玩大的,同美國相似,只要打仗,就要拉上幾個國家,和他一起玩。
人多嘴雜。
風聲走漏了。
秦孝公慌了。
商鞅於是到了魏國,卑躬屈膝地勸說魏國稱王,放棄攻擊秦國;說秦國願意和其他國家一道,歸附魏國領導。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or【關閉小說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嘗試更換【Firefox瀏覽器】or【Chrome谷歌瀏覽器】開啟多多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Wifi。
收藏網址:www.peakbooks.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