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腦版
首頁

搜尋 繁體

正文 第58節

熱門小說推薦

最近更新小說

日期:2011-11-01 23:17:56

中國病人袁世凱 111

事情的真相是,康有為根本就沒去都察院。而清朝人民雖有集會的自由,但實地考察一番便會發現,松筠庵巴掌大點地方,容納一千人非常困難。即使勉強擠下,也是人貼著人,且分散於各個房間,何談集會?

唯一可以確證的上書是由梁啟超組織的,只煽動了80多個廣東舉人,而同一時間陳景華領導的上書則聯合了將近300名粵籍舉人。康有為自封公車上書的領袖,其影響力卻不過爾爾。

如果表演僅限於此,還可以理解為康有為愛國心切以至於喪心病狂。問題是他為了塑造自己偉光正的形象,不惜混淆是非,抹黑他人,這就給歷史研究工作人為地設定了許多障礙。

首先,光緒蓋璽的日期是5月3日,而在康有為的記載裡,5月2日都察院的人就未卜先知地告訴他說皇帝已經蓋璽。

其次,都察院三個堂官裕德、壽昌和沈恩嘉都反對議和,底下20多個御史更是輪番上摺子,不眠不休。

此外,僅5月2日一天,都察院就向朝廷代奏了15件來自官員和舉人的上書。試問這般嘔心瀝血推左憤的國家機關,有何必要同一個連公務員都不是的康左憤作對?

整天覺得世人皆醉我獨醒的康有為其實忽略了一點:高層也分左中右。

成立於前一年的戰時機構督辦軍務處(最高軍事委員會)尚未撤銷,五個大佬裡(復出的奕訢、慶親王奕劻、翁同龢、李鴻藻以及兵部尚書榮祿)除了奕訢和奕劻主和外,其餘三人全部反對簽約。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網頁】or【關閉小說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使用【Firefox瀏覽器】or【Chrome谷歌瀏覽器】開啟並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網路。

收藏網址:www.peakbooks.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