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11-11-23 13:24:08
要想真正成為世界頂級人才,除卻豐富的知識儲備和科學的思維框架,更為需要卓越的創造力。在創造力方面,有兩大問題擺在國人面前。首先是我們的傳統文化。自西漢時期獨尊儒術以來,中華文化師古、法古、尊崇先例,以古代聖賢為榜樣和準則的特質就越來越強大,明清的八股文更是將此發揮到了極致。崇古尊先傳統的實質是一種“模仿”文化,在長達兩千多年的歷史長河中,中國人所謂的“學習”也基本等同於“模仿”,只不過模仿的物件是古代聖賢。這種已經滲透到中國人靈魂深處的文化,無疑極大地限制著個人及民族創造力的發揮。我們瀏覽二十五史,或者留意日常生活,周圍人等,不難發現到處都有崇古尊先和慣引先例影子。其次是我們的教育體制。現行教育體制最大的弊端在於“標準答案”,其對國人的危害甚至超過了“八股文”。八股文更多強調的是“模仿”和“規範”,尚不存在非對即錯、涇渭分明的問題,科舉考試中的“策論”取得高分仍需要良好的知識結構、綜合素質,以及一定程度的創見。而現行“標準答案”式的應試教育,只講求“惟一”和累計的“分數”,雖然這樣可以提高考試的標準化程度、公平性和閱卷效率,減少外界人為因素干擾, “答案面前人人平等”,降低評分的隨意性;但“非對即錯”的傾向無疑會給長期接受此種教育者帶來思維上的束縛和侷限,制約人才創造力的培養和形成。從某種程度上來講,筆者並不反對應試教育,事實上現代所有國家的教育都是和考試聯絡在一起的,而反對的是“極端標準答案式應試教育”。在現行的這種體制下,學生基本沒有什麼自由發揮的空間,得高分更多靠的是記憶力和經驗。正因為如此,絕大多數學生一旦進入社會,面對“沒有老師”、“沒有教材”和“沒有標準答案”的環境,在如何實現“學習”和“進步”、持續提高自己能力的問題上顯得茫然失措。在國人離開“老師”、“教材”和“標準答案”後連基本的“學習”都顯得非常困難的情況下,創造力就成為了一種“奢求”,最終成長為世界頂級人才的機率就變得更低了。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or【關閉小說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嘗試更換【Firefox瀏覽器】or【Chrome谷歌瀏覽器】開啟多多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Wifi。
收藏網址:www.peakbooks.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