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腦版
首頁

搜尋 繁體

正文 第141節

熱門小說推薦

最近更新小說

孔夫子說“君子不黨”(“君子群而不黨,小人黨而不群”),是說君子不拉幫結派,在現實中是很難做到的,可是在魏晉的清談中卻能基本上做到,下面再舉幾個例子。

我們僅舉下一個主人公王弼成名相關的故事就可以了。

第一個故事:聖人體無。

由於家世的關係,王弼20歲的時候就認識了名士裴徽,一次,二人見面聊起來了,裴徽直奔主題,劈頭就丟擲了一個很難回答的問題:

“老子認為,宇宙的本體是無,我也覺得無是萬物賴以存在的依據,可是為什麼,作為儒家聖人的孔夫子根本就沒有談這個問題,而老子卻在《道德經》中不厭其煩地解釋它呢?”(“夫無者,誠萬物之所資,聖人莫肯致言,而老子申之無已,何邪?”)

王弼回答裴徽這個問題,可謂一語驚人,說:我看是這樣,就象現在的人所說的,缺什麼就補什麼一樣,老子其所以要不厭其煩地說“無”,是因為實際上他不能達到真正的“無”的高度,只能看到“有”,所以總是議論自己不足的東西:無。孔夫子則反之,他能體會到“無”,以“無”作為自己人格的內在本體,而又認為“無”是不能用語言去解釋的,所以就不去多說它。(聖人體無,無又不可以訓,故言必及有;老、莊未免於有,恆訓其所不足。)

很明顯,王弼認為孔子高於老莊,能同時到達有和無。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or【關閉小說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嘗試更換【Firefox瀏覽器】or【Chrome谷歌瀏覽器】開啟多多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Wifi。

收藏網址:www.peakbooks.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