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腦版
首頁

搜尋 繁體

正文 第67節

熱門小說推薦

最近更新小說

荀勖是宮廷樂師,精通音律,他解讀音樂以感性為主,說不出來,所以當時的人說他的解讀是“暗解”,阮咸就不同了,不僅有高超的悟性,而且還能說出來,把音樂說出來,那可不是一般的水平,就象現在的樂評,解釋音樂從來不說作品的文字本身,一來就是作家的生平,時代背景,等到實在要說作品本身,就拿幾句形容詞敷衍一下就完事了,這根本就不是解讀,作家的生平,時代背景有用嗎?對於初學者有點用,但用這些東西代替作品的意義就完全是扯淡了,真正的意義只能在作品的文字本身,而且還和欣賞者演奏者有關,意義是無窮的。西方文論有一種趨勢,就是隻解釋文字,甚至是打倒作者。

時人稱阮咸的解讀為“神解”。

日期:2011-11-22 10:56:45

荀勖親自調正樂律,校定祭祀朝會時的音樂。每當元旦朝會,宮廷奏樂時,荀勖親自調節五音,都非常和諧。但這時候阮咸去了,一聽,發覺不對勁,總覺得音律不準確,當然表情跟著也不大對勁,阮咸只當一個旁觀者,從來不矯正,或指出荀勖的錯誤。

看著阮咸的表情,荀勖覺得不大舒服,又覺得這小子傲得很,荀勖於是很是嫉妒,而且生氣,於是在司馬炎那裡說他的壞話,阮咸遭到了流放,到始平(陝西省興平市)作太守去了。

不服高人是不行的,後來的事實證明,荀勖作的樂器尺寸不對。那時候有個農夫耕田的時候,發現了一根玉尺,據考證,是周朝的,玉尺的作用就象現在的定音管,專門校定音準的標準尺。農夫把它交給了朝廷,荀勖就用它來校驗自己所造的鐘鼓、金石、絲竹樂器的音律,結果都短了一粒黍米那樣大的尺寸,自此荀勖才佩服阮咸高深的造詣。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or【關閉小說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嘗試更換【Firefox瀏覽器】or【Chrome谷歌瀏覽器】開啟多多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Wifi。

收藏網址:www.peakbooks.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