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與夷生氣了,下令攻城,一定要讓鄭寤生屈服於他。在接下來的五天時間裡,四國計程車兵們架雲梯、撞城門;鄭國人則是扔石塊、射火箭。雙方在新鄭城上打得熱火朝天。鄭寤生指揮部下頑強抵抗,宋與夷並沒有撈到多少便宜。
當第六天的太陽昇起時,鄭寤生還正準備著新一天的戰鬥。結果,他登上城頭一看,城門外哪還有四國的軍營。原來,宋與夷已經撤退了。鄭國的軍民們歡呼雀躍,鄭寤生則是長長地舒了口氣。真是太懸了,如果宋與夷再圍城幾個月,新鄭要被四國的大軍給踏平了。鄭寤生的不屈服策略成功了,四國聯軍終於因為糧草不濟而撤退了。這場州籲策劃,宋與夷指揮的四國伐鄭行動,最終以失敗告終。
首次伐鄭,居然以這種結果收場。無論是州籲還是宋與夷都感到不甘心,二人隨即又策劃立即發動第二次行動,不管怎樣也要讓鄭寤生付出代價。第二次伐鄭行動的規模愈發擴大,由於宋國和魯國是友好關係,所以宋與夷派人向魯隱公息請求一同出兵。
魯國,孔子的故鄉,《左傳》的編寫國,為春秋時期的文化作出了極大貢獻的一個國家。但在春秋的歷史上,它並不是一個出彩的強國,在許多重要的場合只是一個配角。魯國的先祖是姬發的弟弟姬旦。當年姬發去世時,新即位的周成王姬誦年齡尚小。姬旦便承擔起了攝政的重任,他平定紂王兒子武庚的叛亂,穩定周朝的統治,而且勤政愛民,把國家治理的非常好。當姬誦長大後,姬旦主動讓出權力,一心一意幫助姬誦處理國事。正因為姬旦的德高望重,他的封國“魯”地位極高,爵位是最高的“公”,還可以使用天子的禮樂,這是其他諸侯國所不能及的。簡單的說,論地位,當時是周朝第一,魯國第二。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or【退出閱讀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嘗試更換【Firefox瀏覽器】or【Chrome谷歌瀏覽器】開啟多多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Wifi。
收藏網址:www.peakbooks.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