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12-12-03 09:10:13
《血戰天下》
第四十三章 閼與之役(6)
不過對於趙奢所取得的偉大成就,有一個人並不服氣,這個人就是齊國復國運動的核心人物、名將田單。
在《戰國策》中,記載了田單與趙奢的一次對話,時間是在趙惠文王三十年,也就是閼與之役的同年。
這段對話發生在哪裡並不清楚,可能是趙奢出使齊國,或者是田單訪問趙國,兩位當世名將有了相識並暢所欲言的機會。
田單對趙奢說:“我不是看不上您的兵法謀略,但我不佩服您。為什麼呢?將軍您打仗投入太多的兵力了。打仗計程車兵太多,就會影響百姓的耕作,軍糧運輸負擔也會加重。這種做法,會危及國家,不是我田單所採用的辦法。我聽說古代的帝王,所用的兵力不過三萬人,就可以令天下臣服。而現在將軍投入的兵力卻達到十萬、二十萬人,這就是我田單不佩服您的地方。”
看來這個田單也是快人快語。
我們從田單復齊的故事裡可以看到,他確實在打敗燕軍的過程中,並沒有多少兵力,這個經歷也令他沾沾自得,認為真正的義戰,是不需要有太多兵力,三萬人夠了。
田單的話也給我們透露了一個資訊,趙奢在閼與之役中投入的兵力,應該在十萬到二十萬人之間。
對於田單的置疑與詰難,趙奢又是怎麼看的呢?
他對田單說:“您非但不通曉兵法,也不洞悉當前的時勢。您說的古代情況,與當下完全不同。古時四海之內,有成千上萬個國家,城牆長度不超過三百丈,人口不超過三千家。現在呢?整個天下兼併成七個大國,每個國家都能徵集數十萬的軍隊。如果依您所說,用三萬人去掃蕩這些國家,曠日持久作戰,沒幾年的功夫,這些人就蕩然無存了。當年齊國出動二十萬的兵力攻打楚國,前後耗時五年;趙國出動二十萬軍隊攻打中山,前後也耗費五年時間。如今齊國與韓國是敵對國家,雙方都得以全國兵力去攻打對方,難道有人會認為,只要動用三萬兵力就可以嗎?現在大的城池,城牆長度就超過一千丈,人口上萬家,倘若僅憑三萬人,去包圍一座千丈之城,恐怕連一個城角都包圍不了呢。圍城戰是這樣,要是野戰,三萬人就更不夠用,不知您要怎麼做呢?”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or【退出閱讀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嘗試更換【Firefox瀏覽器】or【Edge瀏覽器】開啟多多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Wifi。
收藏網址:www.peakbooks.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