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腦版
首頁

搜尋 繁體

正文 第99節

熱門小說推薦

最近更新小說

日期:2012-03-23 07:40:20

《血戰天下》

第二十五章 攻略東方(5)

在成功地說服楚國、韓國加入到“連橫”陣營後,秦惠王封張儀為武信君,賞賜給他五座城邑。在《史記》的“張儀列傳”中,張儀緊接著又出訪齊國、趙國、燕國,以他的三寸不爛之舌,迫使這三個國家分別與秦國連橫,這樣,東方六國的合縱被完全破壞。

不過,《史記》中的紀錄相當不可靠。

張儀的故事與蘇秦的故事一樣,都被後人所竄改甚至偽造,而且偽造得十分不高明。比如張儀遊說齊宣王所說的話,完全禁不起事實的推敲。譬如張儀提及魯國滅亡,實際上魯國是在公元前249年被楚國所滅,那是張儀死了六十年後的事了;再比如說,張儀提到的秦趙澠池之會,那是在公元前279年,也是他死後三十年的事了。張儀對趙武靈王的遊說,也是虛構的,說辭中提到秦滅兩週,實際上秦滅西周是公元前256年的事,滅東周是公元前249年,都是張儀死後半個世紀後的事了,他怎麼能未卜先知呢?類似的錯誤也出現在了張儀對燕昭王的遊說辭中。

因此,《史記》中所述張儀以一張利嘴說服東方五國君主事秦,這是不對的。他在楚國與韓國取得成功,在齊國、趙國、燕國則很可能是失敗了。後世的縱橫家為了彰顯這位祖師爺的本領,不惜偽造作假,但造假水平太低了,經不起事實的檢驗。事實上,此時的齊國、趙國、燕國都由傑出的君主統治,分別是齊宣王、趙武靈王、燕昭王,這三人都是戰國時代的名君,不可能象楚懷王那樣,被張儀幾句話就震懾了。另外還有一個事實,齊國與燕國基本上沒有秦國有過大規模戰爭,趙國雖有小挫,並無大敗。從情理上說,他們對秦國的畏懼程度,是不如魏、韓、楚三國的。特別是齊國,此時正是齊國最強的年代,無論是內政還是對外擴張,都可圈可點,齊國人憑什麼要害怕秦國呢?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網頁】or【關閉小說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使用【Firefox瀏覽器】or【Chrome谷歌瀏覽器】開啟並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網路。

收藏網址:www.peakbooks.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