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腦版
首頁

搜尋 繁體

正文 第33節

熱門小說推薦

最近更新小說

日期:2011-12-10 08:31:04

《血戰天下——戰國全史》

第十章 三晉裂變(2)

那是在公元前370年,魏武侯當了二十六年君主後,忽然病逝。

魏武侯死時多少歲呢?史書沒有明確的記錄。前文曾經分析過,魏武侯上臺時應該有三十多歲了,當了二十六年的君主,去世時大約六十歲。他可能死得突然,沒來得及立太子,結果導致了一場嚴重的政治危機。

誰將是接班人呢?

有兩個人選,一個是公子罃(魏罃),一個是公子緩(魏緩,《史記》記為“公中緩”,也有記為“公仲緩”)。兩人其實是兄弟,各有一班支持者,你爭我鬥、頭破血流,最後不得不以武力解決。魏國內戰爆發!這場為權力而展開的內戰,令一些大臣憤然離去。大夫公孫頎從魏國出逃到宋國,又從宋國逃往趙國,估計在趙國混得不好,又往南投奔韓國,受到韓懿侯的禮待。

在三晉中,韓國最為低調,屬於悶聲發財的國家。在前些年,魏國與趙國反目成仇時,韓國十分聰明地袖手旁觀,既不支援魏國,也不支援趙國,坐山觀虎鬥。韓國人不願意介入魏、趙戰爭,而是把進攻重點放在攻取鄭國上。

自從三家分晉後,韓國人深知自己的地盤太狹小,倘若不積極向外擴張,難以在國際上立足。從一開始,韓國便有非常明確的戰略目標:吞併鄭國。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網頁】or【關閉小說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使用【Firefox瀏覽器】or【Chrome谷歌瀏覽器】開啟並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網路。

收藏網址:www.peakbooks.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