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腦版
首頁

搜尋 繁體

正文 第22節

熱門小說推薦

最近更新小說

日期:2011-11-26 10:37:22

第七章 文臣、武將與刺客——三晉人物紀事(2)

這件事證明了李悝心胸坦蕩,絕不營私結黨。魏文侯對他刮目相看,若干年後,李悝升任魏相,大力改革內政,成為戰國時代變法的先驅人物之一。

為什麼要變法呢?

魏國的政治延續了晉國的制度,但晉國的傾覆已經證明其制度有著巨大的缺陷,倘若不改革,魏國將步晉國的後塵。在晉國的政治制度中,卿大夫代代世襲,幾大家族輪流執政,君主被架空權力。魏文侯是“世卿制度”的受益者,所以他心裡最明白,這種制度對君主是不利的,容易大權旁落。作為新的君主,他得未雨綢繆,避免遭遇晉國君主那樣悲慘的下場,要牢牢把握大權,限制世卿的權力。

因此,李悝變法的第一個要點,便是廢除“世卿世祿”的制度,官吏的提拔不再是靠家族裙帶關係,而是靠功勞與能力。這預示著貴族壟斷權力的歷史被終結,平民有了更多的機會脫穎而出,只要有本事有膽量,就有無限的機會。事實上,這正是戰國明顯區別於春秋之處,傳統的貴族權力進一步被削弱,民間勢力崛起,階級的嚴格界限被打破,廣闊的政治舞臺為有才能者敞開大門。

變法的第二個要點,是實行“盡地力”、“平糴法”的經濟政策。“盡地力”就是最大程度地提高土地的利用效率。要做到盡地力,除了開拓新的耕地之外,最重要的是要提高單位糧食產量。李悝認為,單位產量的高低與勞動付出是成正比,勤於治田則收穫多,荒於耕種則收穫少,因此經濟政策的取向要鼓勵農民勤於耕作。“平糴法”是用於平抑糧價,在豐收年時政府購入糧食,以避免谷價大跌,在饑年時則開倉放糧,抑制商人哄抬糧價。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網頁】or【關閉小說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使用【Firefox瀏覽器】or【Chrome谷歌瀏覽器】開啟並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網路。

收藏網址:www.peakbooks.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