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腦版
首頁

搜尋 繁體

正文 第11節

熱門小說推薦

最近更新小說

他對趙無恤說:“春秋五霸之所以能稱霸天下,是因為這些君主能節制眾臣,不讓群臣有權勢來控制君主。如今我功成名就,身居顯位,位高權重,請允許我捐棄功名,拋棄權勢,遠離塵囂。”

趙無恤聽後很吃驚,知瑤滅後,正是他大展拳腳之時,正當用人之際,麾下第一謀士張孟談竟要隱退,這是他所不能理解的,故而強行挽留。

但張孟談去意堅決,他說道:“我所說的話,是持國之道。我考察古今歷史,臣子與君主平分權力而國家能平安無事者,是從來沒有過的。”

他從歷史經驗中得到的教訓是,國家要長治久安,君主就必須要操縱權柄,避免權力旁落。我們可以說,張孟談鼓吹的是君主獨裁論。春秋時代,中原諸國均出現大夫擅權,權力凌架於君主之上的情形。晉有六卿,鄭有七穆,魯有三桓,齊有田氏,這些國家政權都掌握在卿大夫之手,這也成為國家動盪、內亂的根源。如今趙氏立國的趨勢已是不可逆轉,張孟談希望這個新興的國家能避免劇烈的動盪,他認為只有君主獨裁才能避免內亂,才能使國家由強有力的領袖來領導,免遭別國的鯨吞蠶食。

他明確地告訴趙無恤,要掌控獨裁的權力,不然最後只能淪為象晉國君主那樣的傀儡。而作為趙氏集團的第一重臣,他甘願交出自己的一切權力,解甲歸田,以讓趙無恤鞏固獨裁的地位。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網頁】or【關閉小說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使用【Firefox瀏覽器】or【Chrome谷歌瀏覽器】開啟並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網路。

收藏網址:www.peakbooks.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