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想,可能主要是這個原因吧,所以反映知青的文學、電影、藝術不計其數,“老三屆”簡直成了家喻戶曉的文化符號,而反映更為慘烈的“精簡下放”的作品少之又少,以致許多八零後兄弟都不知道還有過這麼一檔子事。大家對“知青”都有了解,我就不再細說了。有興趣的兄弟看看這些東東吧。作品有:《今夜有暴風雪》、《天浴》、《雪城》、《中國知青部落》、《朝陽溝》等;作家有:梁曉聲、鄧賢、阿城、王小波等。
如何評價知青呢?我十多年前讀過鄧賢的《中國知青夢》時,注意到封皮上有這樣幾句話:“凡留下開拓者足跡的地方,便註定有卓越的精神之光閃爍;縱然時代扭曲,而此精神不可褻讀,縱然歲月異常,而此精神不可輕薄。”
我嚴重不同意鄧賢這個說法。1960年代,世界發展的天平傾向了東亞,日本和四小龍迅速崛起。而在這個時候,中國最有生命力、最有創造力的人群,卻被迫放棄了教育機會,到深山荒原去改造地球。人的發展是最大的發展,同理,人的浪費是最大的浪費。上山下鄉,是計劃經濟原因和文丨革丨政治原因共同造成的中國一代人的人生悲劇。
雖然知青也做了許多工作,比如開闢了一些邊疆農場,但這是人家農民的事兒,當時農村根本不缺勞動力。所以我對知青的現實意義和精神意義都評價極低。我不同意諸如“青春無悔”這種自欺其人的鬼話,我看不出知青有什麼可以宣稱“無悔”的青春。當然,他們是挾裹在政治洪流中的年輕人,他們本身是受害者,對他們沒有必要責備,但,更沒有必要去美化。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or【關閉小說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嘗試更換【Firefox瀏覽器】or【Chrome谷歌瀏覽器】開啟多多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Wifi。
收藏網址:www.peakbooks.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