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照系”加上宣傳因素,使中國人對西方的主觀認知與現實落差很大。有人真以為人家水深火熱。一箇中國留學生到了美國,寫信給國內,頭一句話是“美國垃圾堆裡有冰箱!”當年,姜文主演的電視劇《北京人在紐約》,主角是一個體制內的音樂家,辭職跟著夫人出國陪讀,在美國刷盤子。時間真他媽快啊,這部電視劇轉眼快二十年了。姜文擠跑黑人從垃圾堆裡搶到電視機的場面,我至今記憶猶新。
總之我認為,中國人對前三十年的認識不太全面。第二次世界大戰與第一次一樣,是列強為爭奪世界“狗咬狗”而開始,但結果卻根本不同,漸漸打成了一場世界解放戰爭。戰後,中國、伊斯蘭和印度三個被殖民被壓迫的文化區,國家獨立浪潮勢不可擋。後來甚至連處於部落社會的許多非洲國家也獨立了。中、印、伊三個文化區,當時基本上處於同一歷史起跑線上,大家面臨的課題是一樣的:既要擺脫西方又要學習西方,既要擺脫傳統又要繼承傳統。合起來就是,既要戰勝敵人又要戰勝自己,難哪!如果,我們把中國前三十年的發展,放在包括中西伊印四個文明區的大背景下來看,放在中國社會結構嬗變的大背景下來看,也許會有一些新的感觸。
讓我們來共同探討一下,1949年站在歷史起跑線上的中國經濟,以及與經濟密不可分的中國社會,大體是一個什麼樣子。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or【關閉小說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嘗試更換【Firefox瀏覽器】or【Chrome谷歌瀏覽器】開啟多多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Wifi。
收藏網址:www.peakbooks.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