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建國之初的幾份重要文獻,是確保這個國家兩百年穩定發展的基石。我沒有深入研究,只粗略看了兩眼。我感覺,它主要的出發點,不是保障多數人利益,而是構建一種制度,來實現權力制衡,特別是給政府劃定權力邊界。有興趣的兄弟姐妹,可以看林達寫的《近距離看美國系列》(四本)。該書的優點是可讀性特強,缺點是對美國體制讚譽有餘而批判不足。
僅管我有憤青傾向,還是必須事實求是承認:西方這套制度安排,在歷史上第一次基本實現了社會權力制衡。在西方,雖然仍存在以市場、金融等手段的強取豪奪,但是,他們畢竟成功地抑制了官府的直接掠奪和橫徵暴斂,抑制了政府利益集團的無限膨脹。社會各階層各群體擁有了相對穩固的權力邊界,以保護邊界以內的利益。弱勢群體還可以透過投票等手段,充分表達利益訴求。正是這個原因,這個體制激發了人的創造力,推動了空前的技術進步和生產力發展,創造了近現代文明。看看我們身邊大大小小的物件和產品,基本上都是創自西方。由中國、印度、伊斯蘭三個文化區原創的東西少之又少。毛主席當年講過,中國應當為人類做出較大的貢獻。請注意,主席講的是“較大”,不是很大,不是重大,也不是更大。我覺得,這不是謙虛,這是實事求是。
西方這套體制,為什麼能夠在西方各國有效執行?能不能作為“普世”而放之四海?我認為,這套體制,是西方自身固有的歷史因素、文化因素、社會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起碼有以下必要條件。A,思想觀念和文化傳統。B,社會結構。C,生產力水平。D,公民素質。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or【關閉小說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嘗試更換【Firefox瀏覽器】or【Chrome谷歌瀏覽器】開啟多多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Wifi。
收藏網址:www.peakbooks.cc
(>人<;)